蠻書的意思、蠻書的詳細解釋
蠻書的解釋
給蠻方的戰書。 明 錢邦芑 《送侯若孩從軍》詩:“墨磨鐵盾飛新檄,箭射蠻書下故城。”
詞語分解
- 蠻的解釋 蠻 (蠻) á 粗野,兇惡,不通情理:野蠻。蠻橫(坣 )。蠻不講理。 愣,強悍:一味蠻幹。 中國古代稱南方各族:蠻荒。 方言,相當于“很”:蠻好。 筆畫數:; 部首:蟲; 筆順編號:
- 書的解釋 書 (書) 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劄。書簡。書函。 文件:證書。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蠻書”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詞語基本解釋
- 字面構成:由“蠻”(古代對南方民族的泛稱)和“書”(文書)組合而成。
- 狹義指代:特指古代中國向南方少數民族政權發出的戰書或官方文書,常見于文獻中的軍事外交場景。例如明代錢邦芑詩句“箭射蠻書下故城”即描寫此類場景。
二、作為書名《蠻書》的專指
- 作者與背景:唐代樊綽于鹹通三年(862年)任嶺南西道節度使時,受命蔡襲主持編撰,記載南诏(今雲南地區)曆史、地理、民族等内容的專著。
- 内容特點:全書十卷,詳細記述六诏(南诏前身)的種族分化、風俗習慣、山川地理及與唐朝的軍事關系,是現存最早系統記錄雲南地區曆史的輿志文獻。
- 版本與價值:原書已佚,今本輯錄自《永樂大典》,近代向達的《蠻書校注》是重要校勘本。該書對研究唐代雲南社會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價值,被《四庫提要》評價為“輿志中最古之本”。
注:該詞在當代使用較少,主要見于曆史文獻及古典文學研究中。若需更深入探讨,可參考《蠻書校注》等專業研究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蠻書》的意思
《蠻書》指的是一本古代著作,主要通過對蠻族(指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進行描述和分析,反映了當時對南方地區的了解和認知。
《蠻書》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蠻書》的拆分部首是“虍”和“頁”,其中“虍”通常表示虎,而“頁”表示革。它的拆分筆畫是18畫。
《蠻書》的來源
《蠻書》最早出現在東漢末年,作者是張衡。他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哲學家和文學家,被譽為“東漢三逸”。他在《蠻書》中詳細記載了南方蠻族的風俗、語言、習俗等内容。
《蠻書》的繁體
《蠻書》的繁體字為「蠻書」。在繁體字中,「蠻」代表蠻族,而「書」表示書籍的意思。
《蠻書》的古時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蠻書》的古時漢字寫法為「蠻書」,其中「蠻」的寫法中間有一個「⺦」字旁,表示野獸的象形;「書」的舊字形中間沒有橫折的線條。
《蠻書》的例句
《蠻書》中的例句是:“夫蠻民之於我中華,猶婦人之於夫家焉。”這句話意思是蠻族對于中華民族的關系,就像婦人對于丈夫家庭的關系一樣。
《蠻書》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蠻書》的組詞包括:蠻族、蠻夷、蠻荒等。近義詞可以是:南方族群、異域民族等。反義詞可以是:華族、中原文化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