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書的意思、貝書的詳細解釋
貝書的解釋
貝葉書。指佛經。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寒夜訪寂上人次韻》:“數葉貝書松火暗,一聲金磬檜煙深。” 宋 宋庠 《胡谒建隆寺》詩:“寶榻成蓮座,戎韜入貝書。” 宋 王十朋 《雁蕩山本覺院殿記》:“咨爾釋子,潛心宗旨,不斍不已,忠得貝書。”
詞語分解
- 貝的解釋 貝 (貝) è 蛤蜊、珠母、刀蚌、文蛤等有介殼軟體動物的總稱。 指貝類動物的硬殼:貝殼。貝雕。 古代用貝殼做的貨币。 姓。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 書的解釋 書 (書) 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劄。書簡。書函。 文件:證書。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貝書”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1.指佛經
- 來源:因古代印度用貝多羅樹(又稱貝葉樹)的葉子書寫佛經而得名,故又稱“貝葉書”。這種書寫方式在佛教傳播中具有重要曆史意義,貝葉經至今仍是珍貴的文獻形式。
- 例句:
- 唐代詩人皮日休在詩中提到“數葉貝書松火暗”,即指佛經。
- 宋代文獻中也有“戎韬入貝書”等描述,均與佛教典籍相關。
2.引申為學識淵博或書法精湛(較少用)
- 來源:部分詞典提到“貝書”可分解為“貝殼”象征珍貴,“書”指書法或著作,引申為形容人學識豐富或書法水平高超。但這一用法多見于文學修辭,并非主流含義。
補充說明
- 在古籍中,“貝書”幾乎專指佛經,而現代語境下更強調其曆史和文化内涵。若需進一步了解佛經書寫形式,可參考貝葉經的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貝書》一詞的意思是一本關于貝類動物的書籍或文獻。它的拆分部首為貝和書,貝是表示貝類動物的意思,書表示書籍或文獻。根據筆畫計算,貝書共有13畫。這個詞來源于漢語,用來描述關于貝類動物的知識。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是「貝書」。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能會有變體或簡化的形式。例如,「貝」的古代寫法可能是「貝」,而「書」的古代寫法可能是「書」。以下是一個例句:“我正在研讀一本關于貝類動物的貝書。”貝書的一些相關詞組包括:貝類、貝殼、貝類學等。近義詞可能包括:貝類文獻、貝類資料等。反義詞可以是:非貝類相關書籍。希望這些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