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屠蘇 ”。
“屠酥”是“屠蘇”的異體寫法,主要含義及用法如下:
古代酒名
指一種藥酒,常在農曆正月初一飲用。相傳飲用此酒可避邪、驅瘟疫,是古代春節的重要習俗。例如《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
房屋/草庵
古時也指簡陋的房屋或茅草屋。例如《宋書》提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所居的“屠蘇”被雷擊倒塌,杜甫詩中“錦屠蘇”則借指華美的房屋。
其他延伸含義
注:現代漢語中,“屠蘇”作為酒名的用法較常見,而“屠酥”多見于古籍或異體表述。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荊楚歲時記》等文獻。
屠酥(tú sū)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将食用鳥類或家禽鳥類的屍體剁成塊狀。在古代文學作品中,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屠宰鳥類的場景。
屠酥的部首是⼥(女字旁),總共有17個筆畫。
屠酥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遊》中。在這個故事中,莊子講述了一個人誤把一隻鳥的羽毛錯認為是鳥肉的情景,由此引出了“屠酥”這個詞。
屠酥的繁體字為屠酥。
在古代漢字中,屠酥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一種古代寫法是“屠鼈”,其中“鼈”字指的是一種鼈類動物,形狀像龜,用于飲食。
1. 他沉湎于屠酥的樂趣,剁開一隻隻鳥的屍體。
2. 屠酥的過程中,鮮血濺得他滿身都是。
1. 屠宰:指将動物宰殺為食用的行為。
2. 屠夫:指專門負責殘殺動物的人。
3. 鳥肉:指鳥類的肉食。
1. 屠殺:指大規模殘殺動物或人的行為。
2. 殘害:指殘忍地、不人道地對待動物或人。
3. 剖析:指對事物進行詳細、深入的分析。
1. 養鳥:指人們飼養鳥類作為寵物或觀賞。
2. 愛鳥:指保護鳥類及其栖息地,關心鳥類的繁衍生息。
3. 鳥巢:指鳥類築巢生活的地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