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檄的意思、策檄的详细解释
策檄的解释
策文檄文的统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詔命策檄,生於《书》者也;序述论议,生於《易》者也。”
词语分解
- 策的解释 策 è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鞭打:策马。鞭策。 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
- 檄的解释 檄 í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此臣之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檄文。羽檄。檄移(文体名,“檄文”与“移文”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
网络扩展解释
“策檄”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基本释义
策檄(cè xí):指“策文”和“檄文”的统称,是古代两种官方文书的合称。
- 策文:多用于记录政令、策略或考试题目(如科举策问)。
- 檄文:多用于军事或政治动员,如声讨敌人、晓谕民众的公告。
来源与背景
-
文献出处
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
意为古代文体源自儒家经典,其中“策檄”类文书与《尚书》关联密切。
-
功能区分
- 策:侧重策略、政令,如科举考试的“策问”或帝王诏令。
- 檄:侧重声讨、动员,如《讨武曌檄》等著名檄文。
现代应用
现代语境中,“策檄”一词已较少使用,主要用于文学或历史研究领域,描述古代公文类型或文体分类。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如檄文名篇),可参考《昭明文选》或《古文观止》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策檄》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用来激励士气、鼓舞人心的文告或宣言。下面是关于《策檄》的一些详细信息:
- 拆分部首和笔画:策(手部,4画)+檄(木部,10画)
- 来源:《策檄文》最早出自南朝宋时期,常被用来传达征战或动员军队的宣言。
- 繁体:《策檄》在繁体中文中的书写形式保持不变。
-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汉字没有规范的标准形式,因此《策檄》的字形可能会有细微差异。
- 例句:《策檄》凝聚了众人的力量,激励大家奋发向前。
其他信息如下:
- 组词:策划、檄文、军檄、诏书等。
- 近义词:号令、宣言、动员令等,这些词也常用于激励士气或表达强烈意愿的文书。
- 反义词:和平宣言、退檄等,指相反的情况。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