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疥壁的意思、疥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疥壁的解釋

謂壁上所題書畫如疥瘢,令人厭惡。語出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語資》:“ 大曆 末,禪師 玄覽 住 荊州 陟屺寺 ,道高有風韻,人不可得而親, 張璪 嘗畫古松於齋壁, 符載 讚之, 衛象 詩之,亦一時三絶。 覽 悉加堊焉。人問其故,曰:‘無事疥吾壁也。’” 宋 陳造 《次韻蘇監倉》:“逢人争食有處有,疥壁留詩無處無。”亦自謙詩畫粗劣。 宋 陳造 《次韻蘇監倉》:“逢人争食有處有,疥壁留詩無處無。” 清 趙翼 《西湖寓樓即事》詩:“衰年敢作重來想,臨去多留疥壁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疥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詞義解釋

  1. 字面比喻:字面指牆壁上題寫的書畫如同疥瘡疤痕,令人感到不悅或厭惡()。
  2. 典故來源:出自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語資》,記載玄覽禅師因厭惡張璪等人題畫的“三絕”,将其塗抹并稱“無事疥吾壁也”()。
  3. 引申用法:既可貶斥他人作品粗劣(如宋代陳造詩句“疥壁留詩無處無”),亦可作為自謙之詞()。

二、語言構成

三、文化背景
古代文人常以題壁詩畫抒發情感,但若技藝不佳或内容粗俗,則被譏為“疥壁”,反映了對藝術審美的批判标準()。

提示: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古典文獻或仿古語境中。如需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酉陽雜俎》或宋代詩詞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解釋

《疥壁》是指人體或動物皮膚上出現的疥癬,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病症主要表現為皮膚瘙癢、紅斑、丘疹和幹燥脫屑等症狀。

拆分部首和筆畫

《疥壁》這個詞由“疒”、“白”和“土”三個部首組成,共有15個筆畫。

來源

《疥壁》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小雨》中,用來形容疥癬的皮膚。

繁體

疥壁(疥壁)的繁體字為「疥壁」。

古時候漢字寫法

《疥壁》在古代書寫中,字形略有變化,但整體結構基本保持不變。

例句

1. 他因為長期患有疥壁,痛苦不堪。

2. 治療疥壁需要堅持用藥,同時注意個人衛生。

組詞

1. 疥癬:指皮膚上出現的疥瘡和癬病。

2. 疾病:指人或動物身體出現的異常狀況或生理不適。

3. 潰瘍:指皮膚或黏膜因炎症、損傷等引起的潰爛病變。

近義詞

疥瘡、癬疹。

反義詞

健康、潔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