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祿的意思、封祿的詳細解釋
封祿的解釋
古代受封爵者所得之俸祿。《戰國策·楚策四》:“飯封祿之粟,而戴方府之金。” 漢 焦贛 《易林·觀之恒》:“春草榮華,長女宜夫,受福多年,世有封祿。”
詞語分解
- 封的解釋 封 ē 密閉,使跟外面隔絕:封閉。密封。封口。封存。封條。封貯。封面。封底。封鎖。封頂。冰封雪飄。封山育林。 用來裝信、錢等物的紙套:信封。賞封。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給予親屬或臣僚:封侯。封君(領有封地
- 祿的解釋 祿 ù 古代官吏的俸給:祿米。祿位(借指官職)。祿蠹(指追求官祿的人)。祿食。俸祿。無功受祿。 福:“兒已薄祿相,幸複得此婦”。 姓。 筆畫數:; 部首:礻;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封祿”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義
指古代受封爵位者所獲得的俸祿,包含封地、糧食、金錢等物質待遇。該詞由“封”(封賞爵位)和“祿”(俸祿)組合而成,常見于先秦至漢代的文獻中。
二、曆史文獻例證
- 《戰國策·楚策四》提到“飯封祿之粟”,表明封祿包含糧食供給;
- 《易林·觀之恒》記載“世有封祿”,說明封祿具有世襲性。
三、延伸含義
除物質待遇外,也象征政治地位與社會榮譽。如查字典解釋,該詞可泛指“高官厚祿的待遇”,反映古代官僚體系中的等級制度。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研究或古典文學領域。英文可譯為“appanage”(指君主授予的封地或特權)。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封祿制度(如不同朝代的差異),建議查閱《中國曆代官制大辭典》等專業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封祿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封賞的俸祿,是古代官員或功臣因為表現出色而被封賞的一種待遇。
拆分部首和筆畫:封祿這個詞由"封"和"祿"兩個部首組成,"封"為左右結構部首,"祿"為上下結構部首。根據拆分,"封"的筆畫數為4,"祿"的筆畫數為7。
來源:封祿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古代帝王對功臣的獎賞制度。在古代中國,有功的人會被封賜官職,并享受相應的俸祿待遇。
繁體:在繁體字中,封祿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封祿的寫法與現代一樣,由"封"和"祿"兩個字形組成。
例句:他以出色的表現赢得了皇帝的封祿。
組詞:封號、封賞、祿位
近義詞:封賞、賜祿、獎勵
反義詞:打壓、罰禁、剝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