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尚書省。 漢 尚書省以胡粉塗壁,紫素界之,畫古烈士像,故别稱“畫省”。或稱“粉省”、“粉署”。 唐 岑參 《暮秋會嚴京兆後廳竹齋》詩:“盛德中朝貴,清風畫省寒。” 明 屠隆 《綵毫記·仙翁指教》:“你且去近侍君王,準被着簪筆彤墀,含香畫省,起草 明光 。” 清 方文 《喜從子密之京師歸》詩之二:“一官辭畫省,三載戀 金門 。”
“畫省”是古代官署的别稱,具體解釋如下:
指尚書省,漢代中央行政機構之一。其名稱源于建築裝飾特點:漢代尚書省用胡粉(鉛粉)塗刷牆壁,并用紫色線條劃分區域,同時繪有古代忠烈之士的畫像,因此得名“畫省”。該機構亦被稱為“粉省”“粉署”。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将“畫省”解釋為“通過繪畫描繪省份”,此說法與曆史文獻不符,需以官署别稱為準。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來源:、)。
《畫省》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一個人在腦海中描繪事物的樣子或情景時,可以準确地想象和描述。
《畫省》的部首是⺆(肉)和(感)。它總共有8個筆畫。
《畫省》最早見于《文選·王引《文心雕龍·辨象篇》》,後來成為漢語詞彙的一部分。
《畫省》的繁體字是「畫省」。
古代漢字中的「畫省」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有不同的寫法,而且跟現代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晉代的《說文解字》将其寫作「䍃」,隋唐時期的《字林》将其寫作「譿」。
1. 我喜歡用文字把我眼中的風景畫省給你。
2. 他能夠輕易地将一幅畫的内容畫省出來。
組詞:畫家、畫布、畫筆。
近義詞:描繪、形象。
反義詞:模糊、不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