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兼攝的意思、兼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兼攝的解釋

謂本職外同時代理其他職務。《禮記·喪服小記》“士不攝大夫” 唐 孔穎達 疏:“此謂士喪無主,不敢使大夫兼攝為主也。” 明 李東陽 《贈右谕德謝君序》:“儲宮之有左右春坊,猶朝廷之有翰林……其有遷轉,則視其班級高下,或相出入,或相兼攝。”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十八日》:“此外各埠可相機設法,或以就近領事兼攝,或選殷商為紳董,畀以副領事之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來源的綜合分析,“兼攝”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兼攝指在本職工作之外,同時代理其他職務的行為。常見于古代官制中,例如官員因職位空缺或事務需要,臨時承擔額外職責。

二、詞源分解

三、曆史例證

  1. 唐代典籍:《禮記·喪服小記》注疏提到“士不攝大夫”,即士的喪禮不應由大夫代理主事。
  2. 明代官制:李東陽記載官員遷轉時,不同品級職位可能互相“兼攝”,如春坊官員代行翰林職責。

四、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或學術研究中,描述古代行政制度中的職務代理現象。

補充說明

“兼攝”與“兼職”的差異在于前者帶有臨時性、非正式性,後者則可能為長期或正式安排。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考據,可參考《古代職官辭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兼攝》

《兼攝》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由兩個或多個部分兼并而成的事物。它表示因為兩個或多個因素的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事物或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兼攝》這個詞的部首是“八”和“手”,其中“八”是部首,而“手”是偏旁,表示與手相關的意思。

根據漢字的結構,我們可以将《兼攝》拆分為:“八”、“手”、“更”、“扌”。

其中,“八”是兼攝的部首,有兩畫;“手”也有兩畫;“更”有七畫;“扌”也有兩畫。

《兼攝》的來源

《兼攝》這個詞源自古代漢語,是由“兼”和“攝”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兼”表示同時具有兩個或多個特征,兼而有之;“攝”表示收納、吸納、融合的意思。兩者結合起來,表示兩個或多個事物相互融合、并列存在的狀态。

繁體字寫法

在繁體字中,《兼攝》可以寫成「兼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兼攝》在古時候的寫法是與現代相似的。

例句

1. 他的作品兼攝了現代和傳統的元素,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2. 這本書兼攝了故事和知識,深受讀者喜愛。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兼并、兼容、攝取。

近義詞:兼并、融合、合并。

反義詞:分散、分離、隔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