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署理官職。 唐 賈島 《送裴校書》詩:“拜官從祕省,署職在藩維。”
“署職”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臨時代理官職的行為。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署職”指暫時擔任某個職務或代理官職,通常用于官員未正式任命前的過渡階段。該詞由“署”(臨時代理)和“職”(職務)組合而成,強調職務的臨時性和代理性質。例如唐代賈島在《送裴校書》詩中提到:“拜官從祕省,署職在藩維”,即體現了這一用法。
現代漢語中類似概念為“代理職務”或“暫代”,但“署職”更具曆史語境,多用于文獻或特定曆史讨論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詞或官職制度,可參考《送裴校書》及明清官制史料。
署職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含有兩個部首。它的部首分别是“罒”、“耳”,分别位于上部和右部。
署職的部首拆分和筆畫情況如下:
· 罒(網):上部部首,包含2個筆畫。
· 耳:右部部首,包含6個筆畫。
署職這個詞語來源于漢語,并在繁體字中通常保留其原始的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些不同。署職在古代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具體為:
罒(網):上部由兩個“十”字組成,分别位于上下兩部,這兩個“十”字之間有個交叉點,而旁邊還有兩個豎線。
耳: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由兩個橫線和一個向右的豎線組成。
以下是署職的用法例句:
1. 他在署職期間表現出色,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
2. 在新調整的部門中,她将署職為主管。
以下是由署職衍生出來的一些詞語:
1. 署名:指在文件、作品等上面籤上自己的名字。
2. 官署:指政府機構中的各個部門、機關。
以下是與署職相近義詞:
1. 聘任:指由上級或雇主正式指派某人擔任職務。
2. 入職:指正式獲得某個工作崗位并開始履行職責。
以下是與署職相反義詞:
1. 解職:指宣布某人不再擔任原先的職務。
2. 離職:指主動或被動地離開原先的工作崗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