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述作的意思、述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述作的解釋

(1).《禮記·樂記》:“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明聖者,述作之謂也。”述,傳承;作,創新。後用以指撰寫著作。《後漢書·班彪傳》:“ 彪 既才高而好述作,遂專心史籍之閒。”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公自幼及長,述作不倦。” 清 姚鼐 《<西魏書>序》:“讀者知其網羅放失,述作之志,存焉可也。”

(2).指著作,作品。 唐 劉長卿 《送薛據宰涉縣》詩:“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諷味。” 章炳麟 《秦獻記》:“秘書私篋,無所不燒;文學述作,無所不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述作”是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曆史淵源和現代應用兩個層面理解:

一、基本含義

“述作”由“述”(傳承)和“作”(創新)構成,最初源于《禮記·樂記》的“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明聖者,述作之謂也”。這體現了古代對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辯證理解:

二、具體釋義

  1. 動詞義:指撰寫著作或創作
    如《後漢書·班彪傳》記載班彪“才高而好述作”,即強調其勤于寫作。南朝任昉《<王文憲集>序》中“述作不倦”亦為此意。

  2. 名詞義:指具體的著作或作品
    如唐代劉長卿詩句“夫君多述作”,章炳麟《秦獻記》提到“文學述作”,均指成型的文字作品。

三、現代應用

在當代語境中,“述作”可泛指通過文字、語言等方式表達思想感情的創作行為,例如:

四、經典用例

提示:如需具體古籍原文或現代用例分析,可參考《禮記》《後漢書》等典籍,或查字典網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述作》的意思

《述作》是指用文字或語言将事物、情感、思想等進行描述、叙述、表達的行為或作品。它可以是一篇文章、一首詩歌、一部小說,也可以是口頭表達的故事、議論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述作》這個詞包含兩個部首,分别是“⼥”和“言”。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部首表示女性,“言”部首表示與語言有關。

來源

《述作》是由“⼥”和“言”兩個部首組合而成的。這個字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是由古代漢字演變而來。

繁體

《述作》的繁體字為“述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述作》古時候的寫法為“述作”。古代寫字的方式更加繁複,筆劃也有所不同。

例句

1. 他的《述作》展示了他對自然的深刻觀察和獨特的表達方式。

2. 這篇《述作》以生動的描寫和獨特的視角吸引了許多讀者。

組詞

1. 描述:用文字或語言對事物進行詳細的叙述或說明。

2. 表達:用言語、文字、動作等方式傳達思想、情感或意願。

3. 文學:以語言文字為工具,用藝術的方式表達思想、感情的創作。

近義詞

1. 記叙:描述事物的經過或發展過程。

2. 叙述:叙寫、描述。

反義詞

1. 聽話:指人言聽計從,不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意見。

2. 緘默:不說話或少說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