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俊造的意思、俊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俊造的解釋

(1).《禮記·王制》:“司徒論選士之秀者而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鄉,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後因以“俊造”指才智傑出的人。《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其令郡國各脩文學,縣滿五百戶置校官,選其鄉之俊造而教學之。”

(2).指科舉。 唐 李德裕 《進上尊號玉冊文狀》:“臣本以門蔭入仕,不由俊造之選,獨學無友,未嘗琢磨。” 明 歸有光 《谕祭山西巡撫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毛鵬文》:“惟爾初由俊造,薦服仕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俊造”是漢語中具有曆史淵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與人才選拔相關。《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才智傑出者”,特指科舉制度中通過嚴格考核的優異人才。該詞可拆解為兩部分:

  1. 詞素解析

    • “俊”本義指才智超群之人,《說文解字》釋為“材千人也”,即千裡挑一的人才;
    • “造”取自《周禮·地官·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含成就、造就之意。
  2. 曆史源流

    該詞最早見于《禮記·王制》“司徒論選士之秀者而升之學,曰俊士”,後演變為科舉術語,《晉書·文苑傳序》載“懷文抱質,有俊造之才者,鹹集于司徒府”,指通過州郡選拔的優秀士子。

  3. 現代語義

    在現代漢語中,“俊造”仍保留着“培養傑出人才”的引申義,如《教育大辭典》在論述古代教育制度時,将“俊造”作為科舉人才選拔體系的代稱。

網絡擴展解釋

“俊造”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本義:才智傑出的人

該詞最早出自《禮記·王制》,記載司徒(古代官職)選拔優秀士人的制度:鄉學中的優異者稱為“俊士”,經司徒推薦入國學深造者稱為“造士”,合稱“俊造”。如《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記載曹操曾下令選拔“鄉之俊造”進行教育,印證了其指代精英人才的含義。

二、引申義:科舉制度

唐代起,“俊造”被借指科舉體系。如李德裕在《進上尊號玉冊文狀》中自謙“不由俊造之選”,明代歸有光《谕祭毛鵬文》稱其“初由俊造”,均以該詞代指科舉出身。

字義溯源

該詞體現了古代人才選拔制度的特點,既有具體的人才等級劃分,又衍生出對科舉制度的代稱功能。

别人正在浏覽...

愛敬安分守理查號台乘蹑倒壽道頭會尾地着多敢訛失複辟匄貣苟利子管教滾岩海涯天角橫汾賞合券晃然誨化檢計簡徑嘉旨節孝坊迹印畯民苛禁履性買奸馬商麻繩梅仁門藩門上暖水瓶排根便人平動頗回傾蕩仁恕容載山河易改,本性難移韶苑聖訓視丹如緑手號碩匠素儉踏爨踏藕偷狗戲雞讬物連類味塵無慮五汶下辣手限劑閑口弄閑舌狎擾錫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