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箓圖的意思、箓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箓圖的解釋

即圖箓,圖谶。預言吉兇得失的文字。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名載於籙圖,事應乎天人。”《太平廣記》卷二二六引 唐 顔師古 《大業拾遺記·水飾圖經》:“太鱸魚銜籙圖,出 翠嬀 之水并授 黃帝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箓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多個角度解釋:

一、拼音與基本釋義


二、引證與古籍用例

  1. 三國時期文獻
    魏國李康在《運命論》中寫道:“名載于箓圖,事應乎天人。”此處“箓圖”指天命或天意的象征性記錄。
  2. 唐代典籍
    《太平廣記》引顔師古《大業拾遺記·水飾圖經》提到:“太鲈魚銜箓圖,出翠妫之水并授黃帝。”此處的“箓圖”被賦予神話色彩,象征帝王受命于天的憑證。

三、不同語境下的含義

  1. 帝王語境
    “箓”指帝王自稱受命于天的文書(如“高祖膺箫受圖”),因此“箓圖”可理解為天命或政權合法性的象征。
  2. 道教語境
    道教中的“箓”是記載神名的秘文(如符箓),而“箓圖”可能指與符咒、神譜相關的圖文典籍。

四、擴展與相關概念


“箓圖”一詞在不同曆史語境中,既指向帝王符命的憑證,也涵蓋道教秘文與預言文字。其核心内涵是通過圖文形式傳達神秘預言或天命指示。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道教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箓圖的意思

箓圖是指古代記錄典籍、文書等重要内容的紙張或文獻。箓通“綠”,又稱為綠箓。也可以指利用紙張角并封存于器具内以作為記載的文件。

拆分部首和筆畫

箓的部首是⺮(zhú),筆畫數是14.

箓(lù)的部首是⺮(zhú),筆畫數是13.

《箓圖》的整體部首是⺮(zhú)。

來源

箓圖來源于中國古代記載文字的需求。古代人們使用薄片竹木等材質制作而成,然後載寫重要文獻,以便保存和傳承。

繁體

《箓圖》的繁體字為「箓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描寫箓圖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基本相似。

例句

1. 這個箓圖記錄着一部分古代戰争的信息。

2. 我們需要仔細研究這個箓圖,以便理解其背後的含義。

組詞

1. 箓紙:用來寫和保存箓圖的紙張。

2. 箓冊:裝載箓圖的冊子。

3. 箓庫:用來儲藏箓圖的地方。

近義詞

記述、記載、記錄

反義詞

隨意、忘卻、抹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