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憤的意思、書憤的詳細解釋
書憤的解釋
詩篇名。南宋陸遊作。當時作者罷官閑居在鄉。詩中回顧了自己青壯年時代的軍旅生涯,感慨功業未成而身已衰老,并流露出對南宋朝廷的不滿。全詩氣概悲壯,語意深沉。第三、四句“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不用一個動詞,即寫出南宋兩大主要戰線的典型特征,是廣為後人傳誦的名句。
詞語分解
- 書的解釋 書 (書) 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劄。書簡。書函。 文件:證書。說明
- 憤的解釋 憤 (憤) è 因不滿而忿怒或怨恨:氣憤。憤悱(郁悶)。憤慨。憤怒。憤然。悲憤。激憤。憤恚。公憤。義憤填膺。憤世嫉俗。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書憤》是南宋詩人陸遊的代表作之一,題目“書憤”意為“書寫憤懑之情”。以下結合詩中關鍵詞語及背景進行詳細解釋:
一、題目“書憤”解析
- 書:動詞,指書寫、記錄()。
- 憤:指詩人因壯志未酬、報國無門而産生的悲憤之情。這種“憤”既包含對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滿,也包含對自己年華老去、功業未成的遺憾()。
二、詩句中的關鍵詞語解釋
-
早歲那知世事艱
- 早歲:指詩人年輕時期()。
- 世事艱:既指抗金事業屢遭主和派阻撓,也暗含人生理想與現實的沖突()。
-
中原北望氣如山
- 中原北望:倒裝句式,即“北望中原”,表達對北方淪陷故土的關切()。
- 氣如山:形容詩人收複失地的豪情壯志如山嶽般堅定()。
-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 樓船:高大的戰船,指宋軍水師()。
- 鐵馬:披甲戰馬,代指騎兵()。
- 瓜洲渡、大散關:南宋抗金的兩大戰場,前者在長江(今江蘇邗江),後者在西北(今陝西寶雞)()。
-
塞上長城空自許
- 塞上長城:比喻能保衛國家的将領,詩人曾自比“長城”()。
- 空自許:指理想落空,呼應“世事艱”()。
-
千載誰堪伯仲間
- 伯仲間:指兄弟長幼次序,引申為相提并論()。
- 此句通過贊美諸葛亮《出師表》,暗諷南宋朝廷無北伐決心()。
三、補充背景
此詩作于陸遊晚年閑居山陰時,全詩通過對比青年時的壯志與暮年的失意,展現其貫穿一生的愛國情懷。詩中“憤”的核心,是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個人理想破滅的痛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全詩賞析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古詩文網、道客巴巴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書憤》的意思
《書憤》是一個較為獨特的詞彙,它結合了書與憤怒之意。從字面上來看,它可以理解為對于書中所陳述觀點或現象感到憤怒或不滿的情緒表達。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書憤》的拆分部首為「書」和「憤」,其中「書」屬于左右結構的字,「憤」屬于上下結構的字。根據筆畫順序,「書」的筆畫數為4,「憤」的筆畫數為11。
來源和繁體
《書憤》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心情抒發。在古代文人眼中,書籍是他們傾訴心聲、抒發情感的出口。當他們看到或讀到某些觀點與自己不符、認為是錯誤的,便會産生一種強烈的憤怒感,因此形成了《書憤》這一詞彙。
至于繁體字的寫法,“書”和“憤”分别為「書」和「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書憤》為例,「書」字在古代的寫法為更加繁瑣的草書,「憤」字寫法也略有不同。這種寫法受到了曆史和時代的變遷影響,并逐漸演變成了現代所使用的簡化字形。
例句
1. 讀到這本書中對于社會不公的揭示,我感到一陣書憤,決定要為之發聲。
2. 他在面對那些錯誤觀點時,總是表現出一種強烈的書憤,對其進行批判。
組詞
書海、書香、憤怒、憤世嫉俗等。
近義詞
書怒、書憤、書憤世、書不藏、書中怒意等。
反義詞
書歡、書喜、書靜、書怡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