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頓萃 ”。亦作“頓瘁”。困頓憔悴貌。《荀子·富國》:“勞苦頓萃而愈無功,愀然憂戚非樂而日不和。”《文選·王褒<洞箫賦>》:“ 桀 跖 鬻博,儡以頓顇。” 李善 注:“顇,即愁顇也。”《文選·潘嶽<******賦>》:“容貌儡以頓悴兮,左右凄其相慜。” 張銑 注:“頓悴,憔悴也。”一本作“ 頓顇 ”。 清 錢謙益 《嫁女詞》之一:“十載違汝家,頓顇類媰孀。”
"頓悴"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含義主要可從字義拆分與古籍用例中理解:
頓
悴
頓悴形容人因長期勞苦、憂患而呈現的身心交瘁、萎靡不振的狀态,核心含義包括:
例證:
《後漢書·馮衍傳》:"年衰歲暮,悼無成功,将西田牧肥饒之野,殖生産,修孝道,營宗廟,廣祭祀。然後阖門講習道德,觀覽乎孔老之論,庶幾乎松喬之福。上隴阪,陟高岡,遊精宇宙,流目八纮。曆觀九州山川之體,追覽上古得失之風,愍道陵遲,傷德分崩。夫睹其終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詠其道。疆理九野,經營五山,眇然有思陵雲之意。乃作賦自厲,命其篇曰《顯志》。顯志者,言光明風化之情,昭章玄妙之思也。……久栖遲于小官,不得舒其所懷。抑心折節,意凄情悲。"(馮衍晚年境遇坎坷,文中"抑心折節,意凄情悲"即"頓悴"之态)
釋"頓悴"為:"困頓憔悴。" 參見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第12卷第210頁。
注:"頓悴,同'頓萃',困頓萎靡。" 參見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347頁。
指出"悴"含"面色枯槁"義,與"頓"組合強化困苦之态。參見中華書局,2000年,第105頁。
結語
"頓悴"凝結了古人對身心雙重磨難的深刻體悟,其語義在《後漢書》《淮南子》等典籍中一脈相承,現代漢語雖罕用,但仍是解讀古典文本的關鍵詞。
“頓悴”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ùn cuì(注音:ㄉㄨㄣˋ ㄘㄨㄟˋ),其核心含義為困頓憔悴的樣子。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詞在古籍中有多種變體寫法,包括:
現代漢語中,“頓悴”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特定語境下的書面表達,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疏。
捭阖縱橫白毛女搬運豹變蹦縱竄跳不期然不足逞異誇能出版社詞牒彈盤地熱東食西宿督帥法郎吉飛碁膚腴歌聲繞梁怪念頭紅衲襖侯爵黃道吉日火頭上駕被角規架勢戟吏靜青就範寄止揩背糠油兩雁隨車廉峭聆韶靈澤流例砻密馬眼睦雍泥涅懦庸疲殚匹夫匹婦潛龍勿用起茶青牙日君如膠投漆沈愈時頃漱漱四宇貪小失大桃花臉特刊鐵縆停滞托死曉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