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關南的意思、關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關南的解釋

古地區名。 北宋 時指 瓦橋 、 益津 、 淤口 三關以南的地區。約當今 河北省 白洋澱 以東的 大清河 流域以南至 河間縣 一帶。《宋史·崔彥進傳》:“領兵屯 關南 ,以功加檢校太尉。是秋, 契丹 侵 遂城 , 彥進 與 劉廷翰 、 崔翰 等擊破之,斬首萬級。五年,車駕北巡,以 彥進 為 關南 都部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南”是北宋時期的一個曆史地理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指瓦橋關、益津關、淤口關以南的地區,這一名稱源于五代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收複三關後形成的行政區劃概念。其範圍大緻覆蓋今河北省白洋澱以東的大清河流域以南至河間縣一帶。

曆史背景

  1. 收複三關:五代後周世宗柴榮于顯德六年從契丹手中收複瓦橋、益津、淤口三關及瀛州(今河間)、莫州(今任丘)二州。
  2. 北宋沿用:北宋繼承後周疆域後,将三關以南地區統稱為“關南”,具有重要軍事防禦意義。《宋史·崔彥進傳》記載了将領崔彥進在此屯兵抗遼的史實。

地理範圍

以現代地理坐标對應:

延伸意義

該名稱在宋代文獻中常作為軍事要地出現,例如《宋史》記載關南都部署等官職,反映其作為邊防重鎮的戰略地位。現代研究中,這一地理概念對理解宋遼邊境格局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建議對曆史細節感興趣者可查閱《宋史·地理志》及《續資治通鑒長編》等原始文獻,或參考譚其骧《中國曆史地圖集》第五冊的北宋河北路地圖。

網絡擴展解釋二

關南

關南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關”和“南”。關南是指位于南方的關隘地區。

部首和筆畫

“關”字的部首是“關”字本身,它的總筆畫數是6。而“南”字的部首是“十”字,它的總筆畫數是5。

來源

關南一詞來源于古代地理名稱,用來指代位于中國南方的關隘地區。

繁體字

關南的繁體字為「關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關”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關”字是用“才”字作為其偏旁部首的寫法。

例句

1. 他們穿過關南,終于到達了目的地。

2. 關南地區的風景非常美麗。

組詞

關南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不同的詞語,例如:關南關、南關、南關中學等。

近義詞與反義詞

與關南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南方、南部、南方地區等。

與關南意思相反的詞語有:關北、北方、北部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