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把國家的統治權交給别人。《戰國策·魏策四》:“ 魏 委國於王,而王不受,故委國於 趙 也。”《史記·伍子胥列傳》:“使大夫 種 厚币遺 吳 太宰 嚭 以請和,求委國為臣妾。”
(2).指以國事相托。《戰國策·韓策一》:“ 韓氏 先以國從 公孫郝 ,而後委國於 甘茂 ,是 韓 ,公之讎也。” 明 劉基 《春秋明經·公圍成公至自圍成築蛇淵囿》:“吾意 定公 因是而懼,改前轍以自新,委國聖人之不暇也。”
(3).放棄君位。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自然之賞至,雖退讓委國而去,百姓襁負其子隨而君之,君亦不得離也。” 漢 王充 《論衡·答佞》:“ 伯成子高 委國而耕, 於陵子 辭位灌園。”
“委國”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兩重含義:
一、古代漢語釋義
“委”在此為動詞,表“托付、舍棄”之義,“委國”指将國家政權交予他人或主動放棄統治權。此用法見于《漢語大詞典》(來源:漢典網 http://www.zdic.net),例如《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勾踐欲委國于範蠡”,即勾踐曾計劃将國家托付給大臣範蠡(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漢書·西域傳》中“其王疏勒王委國走”的記載,則描述疏勒國王放棄國家逃亡(來源:中華書局《漢書》電子版)。
二、現代漢語簡稱
“委國”是“委内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的簡稱,此用法源于媒體及外交文件中對國家名稱的縮略習慣。《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收錄此類國名簡稱規則(來源:商務印書館官網),例如中國外交部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委内瑞拉聯合聲明》中多次使用“委國”代指委内瑞拉(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
“委國”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主要包含以下三層解釋:
移交國家統治權
指将國家政權或管理權主動交給他人。例如《史記·伍子胥列傳》記載越國“求委國為臣妾”,即越國向吳國求和,願将國家統治權交出。這一用法多見于戰國時期的外交策略。
以國事相托付
強調對國家事務的委托,如《戰國策·韓策一》提到韓國“委國于甘茂”,即委任重臣處理國政。此類用法多涉及政治信任關系。
放棄君主之位
漢代文獻如《春秋繁露》記載君主“退讓委國而去”,指主動放棄君位,帶有讓賢或避世的含義。
補充說明:
現代語境中,“委國”有時被引申為成語,形容國家陷入危難時被迫依附他國,但這一用法屬于現代擴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建議參考《漢典》或《戰國策》等古籍原文以獲取更精準的釋義。
奧李白高帽褓襁本隊表妹并剪鼻息材職茶會長沙持續出閣麤飯粹學導意丁塞滴水不羼蠹國對酒當歌多大霎剟裒藩儲風行鳳凰台赴湯投火革佃耕籍怪來合演宏偉壯觀環顧間不容砺賤窮角度家貧親老結算機見謹風空雷绫機陸道緑萼明喆平盈芊蔚氣充志驕乞留曲呂求全驅疠濡濕素日宿舍炭冰天氣預報條循剔秃頭巾戒無巧不成書閑蕩襲常綴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