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祭的意思、冊祭的詳細解釋
冊祭的解釋
下诏賜給祭禮。《晉書·刁協傳》:“﹝詔曰﹞今可復 協 本位,加之冊祭,以明有忠於君者纖介必顯。”
詞語分解
- 冊的解釋 冊 è 古代稱編串好的竹簡,現在指裝潢好的紙本子:紀念冊。花名冊。畫冊。 量詞,指書籍:一冊書。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書或封爵的诏書:冊文(文體名,為冊命、冊書等诰命文字的一種。簡稱“冊”)。冊命
- 祭的解釋 祭 ì 對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儀式:祭奠。祭禮。祭靈。祭典。祭掃。 供奉鬼神或祖先:祭祖。祭天。祭祀。祭竈。 使用(法寶):祭起一件法寶。 祭 à 姓。 筆畫數:; 部首:示;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冊祭”是一個古代禮儀術語,指皇帝通過頒布诏書賜予祭禮的行為,主要用于追念功臣或重要人物。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冊祭”由“冊”(诏書)和“祭”(祭祀)組成,字面含義為“以诏書形式賜予祭祀禮儀”。其核心是朝廷通過正式文書,對特定人物追加祭祀榮譽。
2.曆史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晉書·刁協傳》。東晉時期,大臣刁協因忠君殉國,晉元帝下诏恢複其官位并追加冊祭,以示表彰忠臣“纖介必顯”的典範意義。
3.使用場景
- 對象:多用于追贈已故功臣、重臣或皇室成員。
- 形式:需通過正式诏書(冊文)宣告祭祀規格、祭品等内容。
- 目的:既是對逝者的尊崇,也借此彰顯君主仁德,強化忠君思想。
4.相關延伸
- 與普通祭祀的區别:普通祭祀多為常規禮儀,而“冊祭”需經皇帝特诏,具有更高的規格和政治象征意義。
- 曆史演變:此類制度在漢唐至明清的禮制中均有延續,但具體名稱和形式可能因朝代而異。
若需進一步了解《晉書》中刁協的事迹或古代祭祀制度,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專業研究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冊祭》是一個漢字詞彙,"冊"的拆分部首是"⺍",總共有5個筆畫,"祭"的拆分部首是"示",總共有9個筆畫。
"冊祭"這個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祭祀儀式。在古代,人們會擺設祭壇,用來祭祀祖先或神靈。這種儀式被稱為"祭祀",而在其中,使用的祭品和備忘錄等記錄事項的紙張被稱為"冊",所以"冊祭"指的是在祭祀儀式中所使用的紙張和文獻。
在繁體字中,"冊"保留了原有的形态,而"祭"則變成了"祭"。古時候,"冊"字的寫法與現在沒有太大區别,而"祭"分為縱寫和橫寫兩種寫法。
以下是幾個例句:
1. 他們在祭祀儀式中使用了許多冊祭。
2. 我們應該尊重祖先的傳統,進行合適的冊祭儀式。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祭壇、祭祀、祭奠等。
近義詞可能有:祭品、祭祀物等。
反義詞可能有:祝福、慶祝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可以繼續問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