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大頭的意思、馬大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大頭的解釋

一種大蜻蜓。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二·蜻蛉》﹝集解﹞引 寇宗奭 曰:“蜻蛉中一種最大, 汴 人呼為馬大頭者是也。”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昆蟲上·蜻蜓》:“《山堂肆考》:蜻蜓一種最大者,京師呼為馬大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馬大頭”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1. 主要含義(昆蟲學)
    指一種大型蜻蜓,常見于古代文獻和生物學描述。例如:

    •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其為蜻蜓中體型最大的一類,汴京(今開封)人稱“馬大頭”。
    • 生物學特征:腹長約50毫米,後翅長53毫米,體色以綠色為主,翅透明,翅脈黑色,常見于水稻田等區域,以害蟲為寄主。
  2. 文獻記載與方言别稱
    清代《事物異名錄》提到,京師(北京)也将大型蜻蜓稱為“馬大頭”,說明這一名稱在古代南北地區均有使用。

  3. 可能的引申含義(需謹慎參考)
    個别非權威來源(如)提到“馬大頭”可形容“表面大而實際無價值的事物”,但此用法未見于主流詞典或文獻,可能為現代網絡誤傳或方言俚語。

建議:若在文學或曆史文本中遇到“馬大頭”,優先按“大型蜻蜓”理解;若現代語境中出現引申義,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大頭

馬大頭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指的是頭部較大的馬。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馬(馬頭的象形字)和大(表示大小的象形字)。馬大頭的總筆畫數為10。

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古時候,人們将馬頭部較大的馬稱為馬大頭,用來形容頭部較大的馬匹。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語逐漸進入現代漢語,并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

在繁體字中,馬大頭的寫法為「馬大頭」,保留了舊時寫法的特點。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差異,漢字的形狀和筆畫數也有所變化。但是馬大頭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和現代漢字幾乎相同,畢竟它是一個比較常見的詞語,所以沒有太大的變動。

以下是一個關于馬大頭的例句:

他家養了一匹馬大頭,非常駿馬。

馬大頭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馬大頭繩」、「馬大頭鐵鎖」等。

與馬大頭意義相近的詞語有「大頭馬」、「頭大如鬥的馬」。

與馬大頭意義相反的詞語可以是「小頭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