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汲墨。 金 王子端 《水調歌頭》詞:“肝肺出芒角,漱墨作枯楂。”
“漱墨”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ù mò,其基本含義為汲墨,即蘸取或汲取墨汁的動作。以下是詳細解釋:
在金代詩人王子端的《水調歌頭》中,有“肝肺出芒角,漱墨作枯楂”一句。此處“漱墨”既指蘸墨寫作,也暗喻以筆墨抒發胸中鋒芒,具有藝術化表達。
與“漱墨”結構類似的成語包括“漱石枕流”(比喻隱居生活)、“餐霞漱瀣”(形容超脫世俗)等,但語義關聯性較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金代文學作品或書畫理論文獻。
漱墨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在書法或繪畫前先以水清洗毛筆并用研墨研磨,以便墨色純淨均勻。
漱:左右結構,左邊是水部,右邊是者部,總計3個筆畫。
墨:上下結構,上邊是土部,下邊是黾部,總計4個筆畫。
漱墨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爾雅·釋文》中,始于春秋時期。
漱墨的繁體字為「漱墨」。
在古代漢字中,漱墨的寫法略有不同,墨字的下部分是由「黑」和「地」兩個字組成,表示着「墨為黑色的土」。
1. 在寫字前要先漱墨,以确保字迹清晰。
2. 漱墨之後,他開始了他的書法創作。
漱洗、墨色、墨水、墨迹、毛筆
潤筆、沾墨、濡墨
斷墨、停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