鹼瘠的意思、鹼瘠的詳細解釋
鹼瘠的解釋
亦作“鹻瘠”。猶鹵瘠。 清 魏源 《軍儲篇四》:“即如 和珅 、 福康安 兩家入官地畝,不下二三千頃,至今并未升科,屢次查催,地方官奉行不力,盡飽胥吏之槖,且有以鹻瘠換膏腴者。”
詞語分解
- 鹼的解釋 鹼 (礆) ǎ 同“堿”。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 瘠的解釋 瘠 í 瘦弱:瘦瘠。 土地不肥沃:瘠土。瘠田。瘠薄。貧瘠。 薄,簡約:“若是則瘠,瘠則不足欲”。 沃肥 筆畫數:; 部首: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鹼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詞義:指土地因鹽堿化而貧瘠,即“鹵瘠”。該詞常用于描述土壤質地不肥沃、缺乏養分的狀态。
- 結構:聯合式合成詞,由“鹼”(同“堿”)和“瘠”(貧瘠)組合而成,強調土地的雙重貧瘠特性。
2.語境與用例
- 文獻出處:清代魏源在《軍儲篇四》中提到“鹻瘠換膏腴”,指官員用鹽堿貧瘠的土地替換肥沃土地,暗含腐敗現象。
- 現代應用:多用于農業或地理領域,描述鹽堿化土壤的貧瘠狀态。
3.字形與讀音
- 讀音:鹼(jiǎn)、瘠(jí),整體讀作jiǎn jí。
- 字形:
- “瘠”為形聲字,部首“疒”(病字旁),總筆畫15,本義與疾病導緻的瘦弱相關,後引申為土地貧瘠。
4.相關詞彙
- 近義詞:鹵瘠、貧瘠、硗薄。
- 反義詞:膏腴、肥沃、豐饒。
5.補充說明
- “鹼”的含義:通“堿”,指土壤中含鹽分較高,導緻植物難以生長。
- 與“瘠”的關聯:單獨“瘠”可形容人體瘦弱(如《素問·五常政大論》中的“病去而瘠”)或土地貧瘠(如“瘠土”),組合後更強調鹽堿化土地的貧瘠特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或方言差異,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鹼瘠》的意思
《鹼瘠》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土壤貧瘠、不肥沃。
拆分部首和筆畫
《鹼瘠》的拆分部首是“石”和“病”,拼音分别是“shi”和“bing”。它們的筆畫分别是“5”和“10”。
來源和繁體
《鹼瘠》源自于古代文字,其中的“鹼”在繁體字中寫作“鹼”,而“瘠”在繁體字中則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可能會稍有不同。根據《廣韻》記載,古時候寫作“犬號之平聲耳,旁應直四,間有肯”。也就是說,“鹼”的寫法是在“犬”字的平聲下加上“耳”,左側有一個“立”字旁和一個“直”的字旁。
例句
1. 這片土地離海太遠,所以土壤非常鹼瘠,不能種植海産品。
2. 這片地的土壤很瘠,所以我要使用化肥來改善土質。
組詞
組詞示例:
1. 貧瘠
2. 荒瘠
3. 瘠土
4. 瘠薄
近義詞
近義詞示例:
1. 貧瘠
2. 蕭條
3. 荒蕪
4. 不肥沃
反義詞
反義詞示例:
1. 肥沃
2. 富饒
3. 肥美
4. 肥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