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善的意思、訪善的詳細解釋
訪善的解釋
向賢智者咨詢。《詩·小雅·皇皇者華序》“君遣使臣也” 唐 孔穎達 疏:“此謙虛訪善,直為禮耳。” 王先謙 集疏引《鄉飲酒禮》 鄭玄 注:“《皇皇者華》,君遣使臣之樂歌也。更是勞苦,自以為不及,欲諮謀於賢知,而以自光明也。”
詞語分解
- 訪的解釋 訪 (訪) ǎ 向人詢問,調查:訪求(探訪尋求)。訪員(記者)。搜奇訪古。 探問,看望:訪視。訪問。訪晤(探訪會晤)。探親訪友。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善的解釋 善 à 心地仁愛,品質淳厚:善良。善心。善舉。善事。善人。善男信女。慈善。 好的行為、品質:行善。懲惡揚善。 高明的,良好的:善策。善本。 友好,和好:友善。親善。和善。 熟悉:面善。 辦好,弄好:善
網絡擴展解釋
“訪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向賢德睿智者咨詢或請教,具體可從以下方面理解:
-
基本釋義
由“訪”(尋找、拜訪)和“善”(善良、賢德)組成,字面指尋求善良或智慧之人,引申為主動向有德才者求教。
-
文獻出處與用法
源自《詩經·小雅·皇皇者華》的注釋。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提及“此謙虛訪善,直為禮耳”,強調使臣出使時謙遜求教賢者的禮儀。漢代鄭玄也注解其為“欲咨謀于賢知”,即通過咨詢智者完善自身。
-
應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謙遜的學習态度或禮儀行為,如古代使臣奉命外出時向賢者請教,體現對知識與德行的尊重。
該詞強調主動尋求智慧與道德指引的行為,既有曆史文獻依據,也蘊含中華文化中“尊師重道”的傳統理念。
網絡擴展解釋二
訪善(fǎng shàn)是指訪問和交流關于善行、善事、善意方面的内容。下面來詳細解讀一下這個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訪(fǎng)是由「言」和「方」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筆畫數是7;善(shàn)是由「言」和「單」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筆畫數是12。
來源和繁體:訪善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是由「訪」和「善」兩個漢字組合而成。在繁體字中,訪的形狀為「訪」,善的形狀為「善」。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訪的「讠」部寫作「言」,善的右半部分寫作「單」。
例句:他經常訪善好人的故事,激勵了許多人。
組詞:探訪、訪問、訪客、善行、善意。
近義詞:尋德、求德、尋仁、尋義。
反義詞:惡習、惡行、惡意。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對其他問題還有疑惑,可以再告訴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