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水驿的意思、水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水驿的解釋

(1).水路驿站。 唐 朱慶馀 《送韋繇校書赴浙東幕》詩:“水驛近船水,山城候騎塵。” 宋 周邦彥 《渡江雲》詞:“今宵正對初弦月,傍水驛,深艤蒹葭。” 清 納蘭性德 《雨中花·送徐藝初歸昆山》詞:“水驛燈昏,關城月落,不算凄涼處。” 蘇曼殊 《吳門依易生韻》:“水驛山城盡可哀,夢中衰草鳳凰臺。”

(2).水上驿路。 唐 李白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隱》詩:“揚帆借天風,水驛苦不緩。” 清 朱彜尊 《送杜少宰視海閩粵》詩之一:“山程伐嶺復見嶺,水驛下瀧還上瀧。” 謝英伯 《蘇州道中阻雨》詩:“驢背風刀蓬背雨,賺人水驛又山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水驿是古代中國重要的交通設施,指依托水路設立的官方驿站,主要承擔公文傳遞、官員接待、物資轉運及軍事情報中轉等功能。其核心特征是以船隻為主要交通工具,沿江河湖泊等水道設置站點,形成覆蓋全國的官方水運通信網絡。

一、核心定義與功能

據《漢語大詞典》釋義,水驿是“水路驿站”,專指古代供傳遞公文、轉運官物及官員往來的水路中轉站。與陸驿(陸路驿站)并列,構成古代驿傳體系的兩大支柱。其核心職能包括:

  1. 公文傳遞:通過驿船接力運輸官府文書,确保政令暢通。
  2. 官員接待:為公差官員提供舟船、食宿服務,如《明會典》載“凡官員赴任,水驿給站船”。
  3. 物資轉運:承擔漕糧、貢品等官方物資的運輸保障。

二、曆史沿革與運作機制

水驿制度可追溯至秦漢,唐代趨于完善。據《唐六典》記載,唐代水驿按重要性分級配置驿船,重要驿站備船20艘,次要驿站減半。宋代增設“急遞鋪”提升時效,元代擴展至海外貿易港口。其運作特點包括:

三、文化意象與文學書寫

水驿不僅是交通節點,更成為詩詞中的重要意象。李白《流夜郎至西塞驿》中“水驿遙如天”描繪其空間跨度,陸遊《蔔算子·詠梅》“驿外斷橋邊”暗含水驿的孤寂場景。這類書寫強化了水驿作為時空紐帶與文化符號的雙重意義。

四、考古與實物遺存

現存實證包括: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唐六典》(中華書局點校本)
  3. 《中國交通史》(白壽彜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4. 《明代驿站考》(楊正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5. 大運河盂城驿遺址考古報告(國家文物局檔案)

網絡擴展解釋

“水驿”是古代中國交通與通信體系中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1. 水路驿站
    指古代在水路沿線設置的驿站,主要用于傳遞文書、接待官員及運輸物資。例如唐代《唐六典》記載,錢塘江已有水驿,越州至杭州設有浙江渡和驿船。

  2. 水上驿路
    指以水路為主的交通路線,如唐代李白詩句“揚帆借天風,水驿苦不緩”即描述行船于水驿的艱辛。


二、曆史與功能


三、文學與文化意義

水驿在詩詞中常作為意象出現,例如:


四、現存遺迹

浙江嘉興保留了三塔、西水驿碑等與水驿相關的文物,印證了其曆史地位。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唐六典》或實地考察運河沿岸遺迹。

别人正在浏覽...

百鍊鑒陂栅辯析趁趁摸摸成案赤藤垂诰措手大桁大和上大芒落雕蚶镂蛤陡直杜口仿宋敷績稾薦公輸丱女桂花餅故業衡陽雁斷河塞夥賊鯨蠟驚濤巨浪堇色君辱臣死聚傘花序開堂刻虐空漠寬刑闊解纍堆肋骨蔺相如離阻屢試不爽緑竹濆激批龍鱗破獄碁會锓版擎拳合掌取精用宏稔禍胎三白法喪人沈雷十設詩壇祭酒衰促死期亡琴枵張奚距夕輪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