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路驿站。 唐 朱慶馀 《送韋繇校書赴浙東幕》詩:“水驛近船水,山城候騎塵。” 宋 周邦彥 《渡江雲》詞:“今宵正對初弦月,傍水驛,深艤蒹葭。” 清 納蘭性德 《雨中花·送徐藝初歸昆山》詞:“水驛燈昏,關城月落,不算凄涼處。” 蘇曼殊 《吳門依易生韻》:“水驛山城盡可哀,夢中衰草鳳凰臺。”
(2).水上驿路。 唐 李白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隱》詩:“揚帆借天風,水驛苦不緩。” 清 朱彜尊 《送杜少宰視海閩粵》詩之一:“山程伐嶺復見嶺,水驛下瀧還上瀧。” 謝英伯 《蘇州道中阻雨》詩:“驢背風刀蓬背雨,賺人水驛又山程。”
“水驿”是古代中國交通與通信體系中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水路驿站
指古代在水路沿線設置的驿站,主要用于傳遞文書、接待官員及運輸物資。例如唐代《唐六典》記載,錢塘江已有水驿,越州至杭州設有浙江渡和驿船。
水上驿路
指以水路為主的交通路線,如唐代李白詩句“揚帆借天風,水驿苦不緩”即描述行船于水驿的艱辛。
水驿在詩詞中常作為意象出現,例如:
浙江嘉興保留了三塔、西水驿碑等與水驿相關的文物,印證了其曆史地位。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唐六典》或實地考察運河沿岸遺迹。
水驿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它的拆分部首是水和馬,并且共有10個筆畫。水驿的意思是澤國皇家郵局,通常位于水邊。
水(shuǐ)是漢字的部首之一,意為水。它有4個筆畫,是一個非常常用的字。馬(mǎ)是漢字的部首之一,指的是馬匹。它有3個筆畫,也是一個常用的字。
水驿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為了加強通信和交流,皇家在水邊修建了一些郵局,以方便郵件和官方文件的傳送。這些郵局就被稱為水驿。
在繁體字中,水驿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差異。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水驿是以“水馬”這兩個字寫作的。水的字形與現代基本相同,而馬的字形則與現代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個關于水驿的例句:
水驿是古代一種重要的交通樞紐,對于帝國的管理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水驿相關的組詞有:水井、水波、驿站、驿道等。
與水驿的近義詞有:水席、水港、輪船站等。
與水驿的反義詞有:陸驿、陸地郵局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