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釀成禍根。 唐 司空圖 《狂題》詩之十六:“不平便激風波險,莫向安時稔禍胎。”
“稔禍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背景或用法示例,可查看唐代詩詞文獻或相關詞典來源。
《稔禍胎》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預示着禍患即将産生。它形容事情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嚴重且不可挽回的階段,災禍已經孕育而成。通常用來警示人們及時采取行動,避免進一步的禍患。
《稔禍胎》的三個字分别由部首和筆畫組成:
稔:禾部 + 10畫
禍:示部 + 9畫
胎:肉部 + 10畫
《稔禍胎》的來源不詳,但常見于古代文獻和著作中。它是中國古代智慧的結晶,用以形容惡劣的事态已經無法挽回。
《稔禍胎》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穩禍胎》。
在古時候,稔禍胎這個成語的漢字有些許不同:
稔:穣、秧
禍:禍
胎:胎、胎
1. 戰争的種子已經在這個地區播種,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稔禍胎》。
2. 當我們發現了組織内部的滲透後,就必須立即采取行動,避免潛在的《稔禍胎》。
1. 災禍:指不幸的事件或困難。
2. 删繁就簡:指在寫作或創作中去掉繁瑣多餘的部分。
3. 隨波逐流:指沒有主見,隨着形勢的變化而改變立場。
1. 禍不單行
2. 收獲頹廢
3. 禍不旋踵
1. 時來運轉
2. 功成名就
3. 吉人天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