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水驿的意思、水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水驿的解释

(1).水路驿站。 唐 朱庆馀 《送韦繇校书赴浙东幕》诗:“水驛近船水,山城候骑尘。” 宋 周邦彦 《渡江云》词:“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驛,深艤蒹葭。” 清 纳兰性德 《雨中花·送徐艺初归昆山》词:“水驛灯昏,关城月落,不算凄凉处。”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水驛山城尽可哀,梦中衰草凤凰臺。”

(2).水上驿路。 唐 李白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诗:“扬帆借天风,水驛苦不缓。” 清 朱彝尊 《送杜少宰视海闽粤》诗之一:“山程伐岭復见岭,水驛下瀧还上瀧。” 谢英伯 《苏州道中阻雨》诗:“驴背风刀蓬背雨,赚人水驛又山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水驿是古代中国重要的交通设施,指依托水路设立的官方驿站,主要承担公文传递、官员接待、物资转运及军事情报中转等功能。其核心特征是以船只为主要交通工具,沿江河湖泊等水道设置站点,形成覆盖全国的官方水运通信网络。

一、核心定义与功能

据《汉语大词典》释义,水驿是“水路驿站”,专指古代供传递公文、转运官物及官员往来的水路中转站。与陆驿(陆路驿站)并列,构成古代驿传体系的两大支柱。其核心职能包括:

  1. 公文传递:通过驿船接力运输官府文书,确保政令畅通。
  2. 官员接待:为公差官员提供舟船、食宿服务,如《明会典》载“凡官员赴任,水驿给站船”。
  3. 物资转运:承担漕粮、贡品等官方物资的运输保障。

二、历史沿革与运作机制

水驿制度可追溯至秦汉,唐代趋于完善。据《唐六典》记载,唐代水驿按重要性分级配置驿船,重要驿站备船20艘,次要驿站减半。宋代增设“急递铺”提升时效,元代扩展至海外贸易港口。其运作特点包括:

三、文化意象与文学书写

水驿不仅是交通节点,更成为诗词中的重要意象。李白《流夜郎至西塞驿》中“水驿遥如天”描绘其空间跨度,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暗含水驿的孤寂场景。这类书写强化了水驿作为时空纽带与文化符号的双重意义。

四、考古与实物遗存

现存实证包括: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唐六典》(中华书局点校本)
  3. 《中国交通史》(白寿彝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4. 《明代驿站考》(杨正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5. 大运河盂城驿遗址考古报告(国家文物局档案)

网络扩展解释

“水驿”是古代中国交通与通信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定义

  1. 水路驿站
    指古代在水路沿线设置的驿站,主要用于传递文书、接待官员及运输物资。例如唐代《唐六典》记载,钱塘江已有水驿,越州至杭州设有浙江渡和驿船。

  2. 水上驿路
    指以水路为主的交通路线,如唐代李白诗句“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即描述行船于水驿的艰辛。


二、历史与功能


三、文学与文化意义

水驿在诗词中常作为意象出现,例如:


四、现存遗迹

浙江嘉兴保留了三塔、西水驿碑等与水驿相关的文物,印证了其历史地位。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唐六典》或实地考察运河沿岸遗迹。

别人正在浏览...

毙而后已辟吏卜簭彩帛层甍谗妬蒇工呈正陈酒传首第一人洞释封玺風知甘腝骇呼鸿仁话靶祸难监盟脚梢天椒瑛积抱记殿讦露济世之才九复讥谀刔发举烽口是心非蠡蠡鸾台侍郎卖倒民膏木曜凝目拍板成交曝书黔丑骑月雨曲部尚书热地上蚂蚁森映神殿是么视如草芥师式视为寇雠试阵石子丝履岁不我与太溪特质天咎通寇五疾武举侠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