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的意思、康乾的詳細解釋
康乾的解釋
康熙 ( 清聖祖 年號)與 乾隆 ( 清高宗 年號)的并稱。 錢锺書 《圍城》三:“不須上溯 康乾 世,回着 同光 已惘然。”
詞語分解
- 康的解釋 康 ā 安甯:康樂(?)。康平。康甯。 空,空虛:蘿蔔康了。 寬闊:康莊。康衢(四通八達的大路)。 無病:康健。康複。康泰。健康。 豐盛:小康。康年。 姓。 筆畫數:; 部首:廣; 筆順編號:
- 乾的解釋 乾 á 八卦之一,代表天:乾坤(“坤”,代表地)。 舊時稱男性的:乾造。乾宅。 坤 乾 ā 見“幹”⑨乾??。 坤 筆畫數:; 部首:乙;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康乾"并非現代漢語通用詞彙,而是特指中國清朝康熙(1661-1722年在位)、雍正(1722-1735年在位)與乾隆(1735-1796年在位)三位皇帝及其統治時期合稱的專有名詞,尤以"康乾盛世"(或稱"康雍乾盛世")這一曆史概念為核心。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 字面構成與核心指代
- "康": 指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烨,年號康熙。其在位61年,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 "乾": 指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乾隆。其在位60年,實際掌權63年(含太上皇時期)。
- 合稱"康乾": 通常指代康熙、雍正(胤禛)、乾隆 祖孫三代皇帝連續統治的時期(約1661年-1799年),是清朝國力最為鼎盛的階段,史稱"康乾盛世"。雖然字面上是"康"與"乾",但曆史學界普遍認為雍正朝(承上啟下)是此"盛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 曆史内涵 - "康乾盛世"
"康乾"一詞的核心意義在于它所承載的曆史評價,即"康乾盛世"。這指的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統治下,清朝在政治、經濟、文化、疆域等方面達到的繁榮與穩定局面,主要特征包括:
- 政治統一與疆域鞏固: 平定三藩之亂、統一台灣、平定準噶爾叛亂、穩定西藏、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管理(改土歸流),奠定了近代中國版圖的基礎。
- 經濟恢複與發展: 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康熙)、"攤丁入畝"(雍正)等政策,減輕農民負擔,促進人口增長(人口突破3億)和農業、手工業、商業的恢複與發展。
- 文化整理與繁榮: 大規模組織編修典籍,如《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康熙、雍正朝)、《四庫全書》(乾隆朝)等,對傳統文化進行了系統性的整理和總結。文學藝術(如小說《紅樓夢》)、園林建築(如圓明園、避暑山莊)也達到高峰。
- 社會穩定: 在較長時間内維持了内部的相對和平與秩序。
三、 評價與延伸
- 曆史地位: "康乾盛世"被視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鼎盛時期,也是清朝的黃金時代。
- 後世評價: 現代史學界在肯定其成就(尤其是疆域奠定和文化整理)的同時,也指出其局限性,如閉關鎖國政策、文字獄對思想的禁锢、社會矛盾積累(土地兼并嚴重)等,為後來的衰落埋下伏筆。
- 文化符號: "康乾"二字常作為清朝鼎盛時期的象征,出現在曆史研究、文學影視作品(如"康乾盛世"題材電視劇)和旅遊文化(如故宮、承德避暑山莊等皇家園林的康乾時期建築)中。
權威參考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 中國通史·清代卷(上)。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權威曆史著作,詳細闡述康乾時期曆史)
- 《辭海》(第七版). "康乾盛世"詞條。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權威工具書,提供标準定義與概述)
-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曆史》. "清朝"、"康熙帝"、"乾隆帝"、"康雍乾時期"相關條目。 (綜合性權威百科全書)
- 戴逸. 《乾隆帝及其時代》。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著名清史專家專著,深入分析乾隆朝及康乾盛世)
- 閻崇年. 《正說清朝十二帝》 中康熙、雍正、乾隆部分。 北京:中華書局。 (普及性曆史讀物,權威學者撰寫)
網絡擴展解釋
“康乾”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一、字面含義:康熙與乾隆的并稱
-
基本構成
“康”指清朝第四位皇帝康熙(清聖祖,1661-1722年在位),“乾”指第六位皇帝乾隆(清高宗,1735-1796年在位)。兩者年號并稱,常見于文學或曆史表述中。
例:錢锺書《圍城》詩句:“不須上溯康乾世,回着同光已惘然。”
-
延伸用法
在姓名學中,“康乾”作為人名,寓意健康、安甯(康)與剛健、自強(乾)。
二、曆史概念:康乾盛世(康雍乾盛世)
這是清朝鼎盛時期的統稱,實際包含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而非僅康、乾兩帝。以下是核心要點:
(一)時間範圍
- 起始: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亂後。
- 結束:嘉慶元年(1796年)白蓮教起義爆發。
- 跨度:約115年(一說134年),是清朝統治的巅峰,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回光返照”。
(二)主要成就
- 疆域統一
平定三藩、收複台灣、鞏固西藏與新疆,奠定現代中國版圖基礎。
- 經濟繁榮
推廣高産作物(如雙季稻)、攤丁入畝改革,人口突破3億。
- 制度改革
雍正時期整頓財政、打擊腐敗,推行“火耗歸公”等政策。
(三)争議與局限
- 盛世背後:隱藏社會矛盾,如土地兼并加劇、閉關鎖國政策導緻科技落後。
- 評價分歧:部分學者認為其繁榮局限于傳統框架,未能推動社會轉型。
“康乾”既可指康熙與乾隆的簡稱,也常代指康雍乾盛世這一曆史階段。若需進一步了解盛世細節(如帝王功績、重大事件),可參考權威曆史資料或教材。
别人正在浏覽...
暗穢牓谕悲懽贲潰避咎趁風轉帆赤堇山蠢迪處死瓷铛寸男尺女戴鳻發上指冠符勅符樣改而更張更衣曲割制功蓋天地冠篇龜王滾利錢黑漆皮燈禾主闳博毀棄靖領九天采訪軍管會賫子老更量功羅曼蒂克蠻雲瘴雨艨沖麪飯綿蠻匿怨盤盤國辟差品弦法乾燥劑欽率羣巧敺役讓煙惹草拈花帥服松緊泰米爾語天瓢通恕五明扇五色水團無上将軍遐絶鮮绮小不點虓噉嚣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