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 ( 清聖祖 年號)與 乾隆 ( 清高宗 年號)的并稱。 錢锺書 《圍城》三:“不須上溯 康乾 世,回着 同光 已惘然。”
“康乾”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基本構成
“康”指清朝第四位皇帝康熙(清聖祖,1661-1722年在位),“乾”指第六位皇帝乾隆(清高宗,1735-1796年在位)。兩者年號并稱,常見于文學或曆史表述中。
例:錢锺書《圍城》詩句:“不須上溯康乾世,回着同光已惘然。”
延伸用法
在姓名學中,“康乾”作為人名,寓意健康、安甯(康)與剛健、自強(乾)。
這是清朝鼎盛時期的統稱,實際包含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而非僅康、乾兩帝。以下是核心要點:
“康乾”既可指康熙與乾隆的簡稱,也常代指康雍乾盛世這一曆史階段。若需進一步了解盛世細節(如帝王功績、重大事件),可參考權威曆史資料或教材。
《康乾》是一個表示繁榮昌盛、太平安康的詞語。康指舒適安樂,乾指天穹,合起來指大地富饒、天下太平。
《康乾》這個詞,它的拆分部首是“廣”和“乂”,總共有11個筆畫。
《康乾》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易》一書中,“康乾則靈妙,吉事固亨通”(康乾則靈妙,吉事确靈驗)。後來,這個詞逐漸擴展為表示國家繁榮昌盛、社會太平安康的含義。
《康乾》的繁體寫法是「康乾」,與簡體的寫法相同。
在古代,漢字《康乾》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總體上來說,寫法并沒有太大的差異。
1. 國泰民安,人人向往康乾時代。
2. 經過努力,這個地區恢複了康乾的景象。
康乾時代、康乾盛世、康乾******、康乾之道
盛世、太平、昌盛、繁榮
動蕩、亂世、困頓、貧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