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召募兵丁。《資治通鑒·唐德宗貞元三年》:“自變兩稅法以來,藩鎮、州、縣多違法聚歛。繼以 朱泚 之亂,争榷率、征罰以為軍資,點募自防。”《宋史·李昉傳》:“所至點募,人情若有不安,即須少緩,密奏取裁,庶免後患。”
“點募”是古代漢語中的軍事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理解:
“點募”指召募兵丁的行為,主要用于古代軍事活動中組織兵力。該詞由“點”和“募”構成:
“點募”是古代特定曆史條件下,政府或地方勢力為增強軍力而采取的臨時性募兵措施,反映了軍事需求與行政、財政之間的互動關系。需結合具體曆史事件(如兩稅法、藩鎮割據)進一步理解其應用場景。
《點募》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集合、征募。它通常用來描述集結人力或資源來完成某項任務或達到某個目标的行為。
《點募》的部首是「⺧」,拼音讀音為「卩」。它的總筆畫數為10。
《點募》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演變過程中的篆書階段,後來逐漸演變為現代漢字的形态。在繁體字中,「點募」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态與現代略有不同。《點募》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但整體結構和含義保持一緻。
1. 他發起了一次《點募》活動,邀請志願者一起為孤兒院籌集物資。
2. 公司在網上發布了一個《點募》廣告,吸引了很多有才華的人加入。
點綴、點燃、募捐、招募等。
召集、集結、組織、動員等。
解散、分散、散開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