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诃子的意思、诃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诃子的解釋

(1).即诃梨勒。植物名。常綠喬木。産 印度 、 緬甸 以及我國的南部,果實可入藥。《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塵隙,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弊帛,視大千世界如一訶子。” 宋 梅堯臣 《依韻和吳正仲赤目見寄》:“金箆舊説在,訶子古方磨。”參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诃黎勒》。

(2).婦女的飾物。抹胸之類。 宋 高承 《事物紀原·衣裘帶服·诃子》:“本自 唐明皇 楊貴妃 作之,以為飾物。 貴妃 私 安祿山 ,以後頗無禮,因狂悖,指爪傷 貴妃 胸乳間,遂作訶子之飾以蔽之。” 元 劉緻 《折桂令·疏齋同賦木犀》曲:“貼體衫兒淡黃,掩胸訶子金裝。” 清 李伯元 《南亭筆記》卷七:“集諸妓裸其上體,着紅訶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诃子,又稱“诃黎勒”,是漢語詞彙中具有多重内涵的植物名稱及中藥材術語。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诃子一詞最早見于唐代《新修本草》,原指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的成熟果實,其幹燥品在中醫藥中稱“诃子肉”。

從植物學角度,诃子為落葉喬木,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果皮堅硬呈黃褐色,主要分布于中國雲南、廣西及東南亞地區。《中國植物志》将其歸類為傳統藥用植物,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的功效。

在中醫藥領域,诃子被《中華本草》收錄為常用藥材,性味苦、酸、澀,歸肺、大腸經。生用可利咽開音,煨制後增強止瀉作用,常與黃連、木香等配伍治療久瀉久痢。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特别記載:“诃子同烏梅、五倍子用,則收斂;同橘皮、厚樸用,則下氣”。

語言學層面,該詞在佛教典籍中衍生出特殊含義,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載古印度将诃子作為書寫材料,梵文稱“harītakī”,印證了該詞在跨文化傳播中的語義演變。現代《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中藥名,也指這種植物的果實”。

網絡擴展解釋

“诃子”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不同領域解釋:

一、植物與中藥

  1. 植物特征
    诃子是使君子科诃子屬常綠喬木,學名Terminalia chebula Retz.,高可達30米,樹皮灰褐色,葉片卵形或橢圓形,果實形似橄榄,成熟後呈黃棕色或暗棕色,表面有縱棱線。主要分布于印度、緬甸及中國雲南、廣東等地。

  2. 藥用價值
    其幹燥果實入藥,性平,味苦、酸、澀,歸肺、大腸經。具有以下功效:

    • 澀腸止瀉:主治久瀉久痢、便血脫肛;
    • 斂肺止咳:適用于肺虛喘咳、久嗽不止;
    • 利咽開音:緩解咽痛音啞,常與桔梗、甘草配伍。

二、古代服飾

诃子是中國唐、宋、明時期女性的一種内衣,又稱“襪胸”“抹胸”或“合歡襕裙”。其形制為自後向前圍束,下方有線帶可固定裙腰,後演變為清代肚兜。據傳始于楊貴妃為遮掩胸乳傷痕而設計。

三、其他别稱與用途

若需進一步了解诃子的具體應用或文化背景,可參考相關植物學文獻或中醫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悲促迸逐璧珪播時伥鬼劖言劖語铛鬲促忙促急東風寒冬學阿谀取容晐備高穹功服悍石好吃好喝嘩拉拉慌遽魂飄魄散簡汰嬌鬟膠膠憬憬筋疲力盡禁曲究窮廐人舉武揆席麗朝龍牋南貨軿車扁舟興盡栖居其那球馬乞相塞角聲色射頻賒贳折要步是非隻為多開口時髦受氣包宋健索價跳機鐵誓銅陵圖白忒往蹇未遽央微月翔骞相争校兵校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