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爽俊的意思、爽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爽俊的解釋

亦作“ 爽儁 ”。1.豪爽秀俊。《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 高貴鄉公 諱 髦 ”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公神明爽儁,德音宣朗。”《世說新語·品藻》“ 裴瓚 方 王敦 ” 劉孝标 注引《晉諸公贊》:“ 瓚 字 國寶 , 楷 之子,才氣爽儁。”《北史·牛弘傳》:“吏部侍郎 高孝基 ,鑒賞機晤,清慎絶倫,然爽俊有餘,迹似輕薄。”

(2).明快秀逸。 唐 張彥遠 《曆代名畫記·宋二十八人》:“ 倩 ( 袁倩 )子 質 , 姚最 雲:風力爽俊,不墜家聲。”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三:“ 孔 ( 孔融 )語便是 唐 律, 桓 ( 桓玄 )句亦是 唐 選,而 桓 尤爽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爽俊”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豪爽秀俊
    形容人的氣質豪邁灑脫且相貌清秀出衆。例如《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稱:“公神明爽俊,德音宣朗。” 這裡形容人物神采煥發、言行爽朗。此外,《北史·牛弘傳》提到“爽俊有餘”,也是指人物性格的豪爽與儀态的俊秀。

  2. 明快秀逸
    多用于評價文學、藝術作品風格明快而俊逸。如唐代張彥遠《曆代名畫記》評袁倩之子袁質的畫作“風力爽俊”,指其筆觸利落、意境清雅;明代王世貞《藝苑卮言》評價桓玄的詩句“爽俊”,強調語言風格的簡潔明快。

二、文獻用例

三、現代應用

該詞在現代多用于文學或姓名學中,如取名時寄托“飒爽英俊”的寓意,但日常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古典文獻或學術分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三國志》《世說新語》等原著,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的詳細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爽俊是一個常用的形容詞詞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的外貌、氣質或表現優雅、英俊、風姿俊朗等方面。下面将從幾個方面對這個詞語進行解析。 一、拆分部首和筆畫: 爽俊的拆分部首是爽和俊,其中爽的部首是爽字尾,俊的部首是人字旁。爽的筆畫數為12,俊的筆畫數為9。 二、來源和繁體: 爽俊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考證,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中國漢字中的一個成語或詞彙。在繁體字中,爽的繁體字為爽字尾,俊的繁體字為俊字尾。 三、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在一些字形上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并未發現爽俊這個詞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因此,可以認為爽俊這個詞的出現較晚,可能與近現代的文化背景相關。 四、例句: 1. 他長得爽俊,走到哪裡都是焦點。 2. 她的風度爽俊,吸引了衆多粉絲的注目。 3. 這幅畫描繪了一位爽俊兒郎的形象,充滿了青春活力。 五、組詞: 可以通過與其他詞彙搭配,形成新的詞組,例如: 1. 爽俊英姿:形容一個人英俊、風姿俊朗。 2. 爽俊淋漓:形容某種表現自然、得體、活潑而突出。 六、近義詞: 與爽俊相關的有詞語有:英俊、潇灑、風流、儒雅等,這些詞語都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的出衆、雅緻的一面。 七、反義詞: 與爽俊相對的反義詞可用來表示相反意義的詞語,例如:笨拙、丑陋、庸俗等,這些詞語用來表示一個人或事物的無趣、低雅或平庸的一面。 綜上所述,爽俊是一個形容詞詞語,用于形容一個人或事物優雅、英俊、風姿俊朗等方面。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爽字尾和人字旁,來源較難考證,繁體字為爽字尾和俊字尾。在古代漢字中,未發現爽俊的具體寫法。通過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使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