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禮拜日的意思、禮拜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禮拜日的解釋

禮拜天。 清 薛福成 《西人七日禮拜說》:“泰西以星、房、虛、昴四日為禮拜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禮拜日是中國傳統曆法與宗教文化相結合的時間稱謂,在現代漢語中具有雙重語義。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16)的釋義,該詞特指兩種時間概念:其一為古代曆法術語,指幹支紀日中逢地支"子、午、卯、酉"的日期;其二源自基督教文化,指每周的星期日,即基督教徒進行集體禮拜的聖日。

詞義構成方面,"禮拜"本指古代臣民對君王的朝拜儀式,《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記載該詞最早見于《尚書·舜典》"群後四朝"的注疏,後引申為宗教信徒向神明緻敬的儀式。"日"作為時間量詞,在此語境中特指完整晝夜周期。二者組合形成具有宗教時間标記功能的複合詞。

從曆史演變考察,基督教自唐代景教傳入後,"禮拜日"逐漸成為專指星期日的代稱。據《中國基督教史綱》(王治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記載,19世紀新教傳教士在翻譯《聖經》時正式确立該詞為"Sunday"的漢譯,既保留宗教儀式内涵,又符合漢語時間表述習慣。

在宗教實踐中,基督教會依據《新約聖經·使徒行傳》20:7記載"七日的第一日聚會擘餅",将禮拜日定為舉行主日崇拜的核心時段。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官網(www.ccctspm.org)的教義闡釋指出,這個時間設定既延續猶太教安息日傳統,又象征耶稣複活的新紀元開始。

網絡擴展解釋

“禮拜日”是漢語中表示星期日的傳統說法,其含義和用法主要與宗教文化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禮拜日即星期日,是一周的第一天。該詞源于基督教傳統,信徒認為耶稣在星期日複活,因此将這一天定為集體禮拜的日子。

2.宗教背景

3.曆史演變

4.文化影響

5.其他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語結構或曆史文獻例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螯膠懊喪百順百依别出手眼鼻高賓餘操江敞胸露懷蟬急澄瀾弛慢充勇出處進退黨強倒放悼心疾首大同書第産動脈多項式方袍飛宇風透馮相粉署更難仆數灏博幻象化外徽容呼聲虎視眈眈嘉功解煩驚鴻計窮慮極機晤老馬戀棧列風臨産滿假莫難扇弄瓦頖宮配音演員破除诮難撒溺折捶隨坐天長地久鐵扒同貌土蕃外揚往彥吳阊吳泉先動小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