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以花草等自然景物為題材吟詩作賦。
“品紅評緑”是一個漢語詞語,讀作pǐn hóng píng lǜ,其核心含義是以花草等自然景物為題材吟詩作賦。以下是詳細解釋:
“品紅評緑”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借景抒情”的創作手法,適用于描述以自然為題材的文學活動。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詞案例,可參考古典文學選集或相關評論著作。
《品紅評綠》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對事物進行深入審視和評判的意思。它的意義類似于“分辨真僞”和“辨别是非”。在象征色彩中,“紅”代表喜慶、熱情和活力,“綠”則象征着青春、生機和希望。
《品紅評綠》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口”和“纟”,表示它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品”的筆劃是8畫,而“紅”的筆劃是9畫,“評”的筆劃是7畫,而“綠”的筆劃是12畫。
《品紅評綠》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朱權的《儒林外史》一書中。在小說中,朱權運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主人公窦五娘因聰明機智而能夠分辨真僞。
《品紅評綠》這個成語的繁體字為「品紅評綠」。
古代對《品紅評綠》這個成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大緻的字形和現代漢字相似。
1. 他對待問題總是能夠品紅評綠,不會輕易上當。
2. 年輕人應該學會品紅評綠,不要被表象迷惑。
1. 品紅:指紅色的品種或濃淡不同的紅色。
2. 評綠:指對綠色品種進行鑒定或評估。
1. 分辨真假
2. 區分優劣
3. 辨别是非
1. 黑白模糊
2. 隨波逐流
3. 不加辨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