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器皿。 宋 袁文 《甕牖閑評》卷六:“器皿,人多雲受用,其實名售用。《談苑》雲 吳越王 錢俶 以妃平生售用凡百箱賜 孫承祐 。 承祐 ,蓋妃之弟也。”
“售用”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售用(拼音:shòu yòng)指器皿,即日常使用的容器或器具。該詞源自宋代袁文《甕牖閑評》卷六的記載:“器皿,人多雲受用,其實名售用。”。例如,吳越王錢俶曾将妃子生前所用的器皿(“售用”)賜予其弟孫承祐。
古今差異
古義中,“售用”專指器皿,而現代漢語中“售”多表示“出售”,“用”表示使用,組合後可能被誤解為“銷售用途”。但根據傳統文獻,其本義與“器皿”相關,而非現代商業用語。
與“受用”的關系
宋代文獻提到,時人常将“售用”誤寫為“受用”,但兩者含義不同:“受用”指享用或得益,而“售用”特指實物器皿。
主要依據宋代筆記《甕牖閑評》及《談苑》的記載,相關解釋在多個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中均有收錄。現代用法需注意語境,避免混淆古今詞義。
《售用》這個詞是指出售或使用的意思,具體指銷售或使用某種商品或服務的行為。
《售用》這個詞的部首是口,并且是一個四畫的漢字。
《售用》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其中的“售”是由“口”和“受”組成,表示商品的銷售;“用”則表示商品的使用或應用。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就構成了“售用”。
在繁體字中,“售用”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保持一緻。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售用的寫法沒有太大區别,依然是由“售”和“用”兩個部分組成。隻是書寫時的筆畫可能相對繁瑣一些。
1. 這家商店售用各種優質商品。
2. 他們提供售用房屋裝修服務。
3. 這款産品已經售用了數百萬份。
1. 售價 - 商品的售賣價格。
2. 售後 - 商品銷售之後的服務。
3. 使用 - 對商品或服務的應用行為。
銷售、出售、推銷
購買、買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