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鎖禁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魁制府》:“ 伍 ( 伍拉納 )固貪吏,嘗納屬員賄。有不納者,鎖錮逼勒。”
“鎖锢”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uǒ gù,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指受到限制或束縛,無法自由行動,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被嚴格約束的狀态。例如:政治體制的限制、思維僵化或病痛困擾等場景均可使用該詞。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鎖锢”既可用于具體場景(如物理禁閉),也可用于抽象表達(如思想束縛),需結合語境靈活理解。
《鎖锢》一詞形容人被限制、束縛在某種狀态或環境中,無法自由行動或發展。它通常用來形容思想、能力或個人自由受到局限或壓抑的情況。
《鎖锢》是一個由部首“钅”和“鬼”組成的漢字。它共有16個筆畫。
《鎖锢》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系辭上》中,形容天地之間的枷鎖束縛。後來逐漸引申為束縛人思想活動、行動的意義。
繁體字“鎖锢”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代,鎖锢的寫法略有變化,用的是“鎖固”的形式。
1. 被困在家裡的長期疾病讓他感到自己的才華被鎖锢了。
2. 他的創造力被權威的規範性思維所鎖锢。
組詞:
1. 鎖定
2. 鎖鍊
近義詞:
1. 約束
2. 束縛
反義詞:
1. 解放
2. 釋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