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皇家的封條。其色黃,故稱。 宋 洪邁 《容齋續筆·紫閣山村詩》:“豪奪漁取,士民家一石一木稍堪玩,即領健卒直入其家,用黃封表志。”
(2).燒化給死者的黃色紙封。 清 吳偉業 《雒陽行》:“今皇興念繐帷哀,流涕黃封手自裁。”
(3).酒名。 宋 代官釀,因用黃羅帕或黃紙封口,故名。後泛指酒。 宋 蘇轼 《岐亭》詩之三:“為我取黃封,親拆官泥赤。” 王文诰 輯注:“京師官法酒以黃紙或黃羅絹羃瓶口,名黃封酒。” 明 張四維 《雙烈記·策勳》:“榮紫誥,醉黃封。希帝寵,重軍功。” 清 黃遵憲 《新嘉坡雜詩》之九:“紅熟桃花飯,黃封椰酒漿。”
“黃封”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曆史背景和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皇家封條
指古代皇家專用的黃色封條,用于标識官方封存的物品或場所。例如宋代洪邁《容齋續筆》提到,官員會以“黃封”标記士民家中值得收藏的物件。黃色在中國古代象征皇權,因此此類封條具有權威性。
祭祀用的黃色紙封
民間習俗中,焚燒給逝者的黃色紙封稱為“黃封”,常見于清代文獻。如吳偉業《雒陽行》中描述皇家祭祀時“流涕黃封手自裁”,體現了其與喪葬文化的關聯。
宋代官釀美酒
宋代宮廷禦酒因以黃羅帕或黃紙封口而得名“黃封酒”,後泛指上等佳釀。蘇轼在《岐亭》詩中寫道“為我取黃封,親拆官泥赤”,直接提及此酒。明代張四維的《雙烈記》也提到“醉黃封”,說明這一名稱沿用至後世。
補充說明:清代文獻中,“黃封”偶爾也指官茶,但此用法較罕見。綜合來看,該詞多用于描述與皇家、祭祀或酒文化相關的事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黃封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古代皇帝封賞給予臣子的黃色絲帛。
黃封的拆分部首是黃字的“黑”部,表示顔色或光亮。它由9個筆畫構成,依次是:豎鈎、一、橫、豎勾、撇、豎提、撇、橫鈎、豎鈎。
黃封一詞最早出現在《禮記·檀弓下》一篇中,描述的是古代帝王對忠誠臣子的封賞和賜予的禮儀。
在繁體中文裡,黃封的寫法與簡體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在有所不同。黃封的古代寫法為「黃封」,筆畫相同,隻是字形略有差異。
1. 皇帝下旨,給予忠臣黃封一匹。
2. 曾被封賞黃封的官員為國家做出了卓越貢獻。
黃封的相關詞語有:黃袍、封爵、賜封。
黃封的近義詞包括:賜封、封賞、封號。
黃封的反義詞是“革職”或“罷官”,指除去官職或封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