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以金錢代替派征的實物。 明 歸有光 《馬政議》:“養馬者課其駒,可也,不用其駒而使之買俵;於是民不以養馬為意,而以買俵為急矣。”
“買俵”是明代出現的一種稅收制度術語,指以金錢替代實物征收的賦稅形式。根據記載,該詞在歸有光《馬政議》中被提及,原文提到“養馬者課其駒,可也,不用其駒而使之買俵”,反映了當時政策執行中的矛盾:百姓因需繳納金錢代替馬匹實物,逐漸忽視養馬本職,轉而以籌措資金為急務。
補充說明:
由于當前搜索結果僅來自單一低權威性來源,建議通過《中國曆代賦稅制度》《明實錄》等專業文獻獲取更詳實信息。
買俵(mǎi biāo),意為購買稻草堆。下面将對買俵進行拆分、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作進一步介紹。
買(乙、丿),共1筆;俵(人、白、匕),共9筆。
買俵是從日本漢字音譯而來的詞語,特指在日本買賣稻草堆。
買稗
買:買
俵:稗
小明去買俵作為壓歲錢的裝飾品。
買賣、買主、購買、買票
購買、采購、購置、置辦
出售、賣出、抛售、出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