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符的意思、守符的詳細解釋
守符的解釋
居官任職,獨掌一地之政。 唐 元稹 《賀聖體平複禦紫宸殿受朝賀表》:“帝禦紫宸,千官畢賀,臣以守符外郡,不獲稱慶明庭。” 宋 葉適 《上甯宗皇帝劄子》:“臣病苦餘日,聖恩垂憐,使轉漕 湖 外,守符 泉 南。”
詞語分解
- 守的解釋 守 ǒ 保持,衛護:守成(在事業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禦。守身(愛護自身,保持自己的品節)。守節。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規。 看管:看守。守護。 在一個地方不動:守株待兔。留守。 遵照:遵守。守法。守
- 符的解釋 符 ú 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征調兵将用的憑證:虎符。符信。符節。 代表事物的标記、記號:符號。音符。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道士畫的驅使鬼神的圖形或線條:符咒。護身符。 古代稱祥瑞的征兆:符瑞。符應(
網絡擴展解釋
“守符”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居官任職、獨掌一地之政,多用于描述官員的職責與權力範圍。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守符由“守”和“符”組成:
- 守:本義為護衛、防守,引申為遵循職責或掌管某地(如“守約”“守門”)。
- 符:指符節(如兵符、虎符),象征權力憑證,也指符合、标記。
- 合指官員憑借符節任職一方,全權管理地方政務。
2.文獻用例
- 唐代元稹在《賀聖體平複禦紫宸殿受朝賀表》中寫道:“臣以守符外郡,不獲稱慶明庭”,表明自己因在外任職無法入朝慶賀。
- 宋代葉適《上甯宗皇帝劄子》提到“守符泉南”,指其在泉州一帶擔任官職。
3.相關延伸
- 近義詞:符守(指代官職)、守土(鎮守疆土)。
- 關聯概念:符節是古代官員權力的象征,類似虎符、印信,需嚴格保管以證明身份。
4.使用場景
- 多用于古代公文、奏表中,強調官員對轄區的治理責任,如“守符外郡”“守符泉南”等表述。
總結來看,“守符”體現了古代官員通過符節獲得授權、獨立管理地方事務的職能,常見于唐宋文獻。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文或官職制度,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曆史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符
守符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宀”、“寸”和“□”構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守符的拆分部首為宀和寸,它的總筆畫數為15畫。
來源
守符是從漢字“守”和“符”合并而來的,它的意思是保持符號或護身符。通常用來指代一種能保護人們平安健康的物品。
繁體
守符的繁體字為「守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守符的字形可能會有細微的變化,但整體結構基本保持不變。
例句
1. 他佩戴着一枚守符,希望能平安無事。
2. 這個守符是我爺爺傳給我的,代表着家族的守護。
組詞
守禦、守護、守望、守夜、守業、守紀。
近義詞
護身符、護身守衛、護符。
反義詞
失符、失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