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符的意思、守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符的解釋

居官任職,獨掌一地之政。 唐 元稹 《賀聖體平複禦紫宸殿受朝賀表》:“帝禦紫宸,千官畢賀,臣以守符外郡,不獲稱慶明庭。” 宋 葉適 《上甯宗皇帝劄子》:“臣病苦餘日,聖恩垂憐,使轉漕 湖 外,守符 泉 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守符"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文獻用例兩個層面解析。從構詞法分析,"守"在《說文解字》中解作"守官也",強調官職的持守與責任履行;"符"則指古代用作憑證的信物,《周禮》鄭玄注稱"符節者,如今宮中諸官诏符也",特指帝王授予臣屬的權柄象征。

在具體語境中,"守符"包含三層遞進含義:其一指官職的持守,如《史記·淮陰侯列傳》載"且漢王不可必,身居項王掌握中數矣,然得脫,背約複攻項王,其不可親信如此。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為厚交,為之盡力用兵,終為之所禽矣。故足下之守符,不過一力士能劫之耳",此處特指對權柄的守護;其二引申為對道義的持守,王夫之《讀通鑒論》雲"守符而弗失,非特保其位也,所以全其節也",強調道德操守的堅守;其三在宗教語境中演化為護身符概念,如敦煌文書S.5645號《護身符》載"佩守符者,當存正氣,禦邪妄",體現護衛身心的文化意涵。

該詞的語義演變折射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與道德體系的交織,從具體的權柄守護到抽象的精神持守,形成獨特的文化符號。《漢語大詞典》将其收錄為"持守符信"的基本釋義,而《辭源》則着重其"持守道義"的引申義,這種多義性恰是漢語詞彙曆史積澱的典型體現。

網絡擴展解釋

“守符”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居官任職、獨掌一地之政,多用于描述官員的職責與權力範圍。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文獻用例

3.相關延伸

4.使用場景

總結來看,“守符”體現了古代官員通過符節獲得授權、獨立管理地方事務的職能,常見于唐宋文獻。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文或官職制度,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曆史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晻晻本色别有心腸鸊鹈誠謝塵妄癡腹黜濁得解低啞鬥韻房木服馭撼搖訇咚畫楫圜方噭呼矯谲極化金鞴舉步魁儈困睡狼牙箭隆顯魯連書蟆蝈貿名綿羢命籙釀鵝逆差俳嬉袍襖乾菜千彙萬狀敲金擊玉啓居青髓欽派曲終奏雅饒辯傷苦羶行聖誨鼠韭書意肆人宿系騰勞痛快徒有虛名歪不楞王正月微機無忝和現飯效答脅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