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守符的意思、守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守符的解释

居官任职,独掌一地之政。 唐 元稹 《贺圣体平复御紫宸殿受朝贺表》:“帝御紫宸,千官毕贺,臣以守符外郡,不获称庆明庭。”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臣病苦餘日,圣恩垂怜,使转漕 湖 外,守符 泉 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守符"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两个层面解析。从构词法分析,"守"在《说文解字》中解作"守官也",强调官职的持守与责任履行;"符"则指古代用作凭证的信物,《周礼》郑玄注称"符节者,如今宫中诸官诏符也",特指帝王授予臣属的权柄象征。

在具体语境中,"守符"包含三层递进含义:其一指官职的持守,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载"且汉王不可必,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然得脱,背约复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故足下之守符,不过一力士能劫之耳",此处特指对权柄的守护;其二引申为对道义的持守,王夫之《读通鉴论》云"守符而弗失,非特保其位也,所以全其节也",强调道德操守的坚守;其三在宗教语境中演化为护身符概念,如敦煌文书S.5645号《护身符》载"佩守符者,当存正气,御邪妄",体现护卫身心的文化意涵。

该词的语义演变折射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道德体系的交织,从具体的权柄守护到抽象的精神持守,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汉语大词典》将其收录为"持守符信"的基本释义,而《辞源》则着重其"持守道义"的引申义,这种多义性恰是汉语词汇历史积淀的典型体现。

网络扩展解释

“守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居官任职、独掌一地之政,多用于描述官员的职责与权力范围。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文献用例

3.相关延伸

4.使用场景

总结来看,“守符”体现了古代官员通过符节获得授权、独立管理地方事务的职能,常见于唐宋文献。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文或官职制度,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历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拔来报往板心陂寖北省飙车比时比属财欲儳然蝉翼纱淳着怠弛碉磡东堂敦故钝闷鹅酒罚觥痱子粉分竹告示狗咬狗官虾蟆圭璧滚落呵难狠骄洪脉鸿妻话绪浑人溷殽火拉拉精丽掎契积滞沮惮考较媿怍凉伞凌等领旗绿肥媒绍美术片鸟弋疲敝扑虎儿青曾穷窘取景砂壶十字镐肃慎之矢坦衷楟花讬传霞赤向涂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