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自首己罪,并捕捉同犯歸案。《唐律疏議·名例·犯罪共亡捕首》:“假有十人合死,俱共逃亡,五人捕得五人,亦是首獲相半。既開首捕之路,此類各合全免。”
“首捕”是一個多語境詞彙,其含義因使用場景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類解釋:
指自首己罪并捕捉同犯歸案。這一釋義源自古代律法文獻《唐律疏議》,具體案例中如:“假有十人合死,俱共逃亡,五人捕得五人,亦是首獲相半。既開首捕之路,此類各合全免。”
該用法強調犯罪者主動自首,同時協助抓捕其他同案犯,屬于古代司法制度中的特殊量刑規則,現代法律中較少使用。
在非法律語境中,“首捕”可表示首次捕獲目标的行為,例如:
部分詞典将其歸類為成語,但實際使用中更偏向法律術語。兩種釋義的核心差異在于:法律術語強調自首與捕同犯的雙重行為,而引申義僅強調首次捕獲的時序性。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
提示:如需深入探究古代法律條文中的用法,可參考《唐律疏議·名例·犯罪共亡捕首》原文。
首捕,是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作名詞,表示第一次成功捕捉或抓住犯罪嫌疑人的行為或事件。
首捕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左邊的部分是“首”字,它的部首是“首”,總共有9畫;右邊的部分是“捕”字,它的部首是“手”,總共有10畫。
首捕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是由“首”和“捕”兩個字合成而來。在繁體字中,首捕這個詞的寫法仍然是一樣的。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然而,在古代,首捕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并沒有太大差别,繼續使用“首”和“捕”兩個字的組合。
例句:警方連續數天追蹤,最終在昨晚成功完成了對逃犯的首捕。
組詞:首要、捕快、捕風捉影、捕風捉影、逮捕
近義詞:首獲、首個捕捉、初次逮捕
反義詞:投降、逃脫、釋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