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江鄉的意思、江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江鄉的解釋

多江河的地方。多指 江 南水鄉。 唐 孟浩然 《晚春卧病寄張八》詩:“念我生平好,江鄉遠從政。”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志一》:“展 海子 直抵西城 中山王 冢,悉為稻田,引 新河 水注之,清波瀰漫數裡,頗類江鄉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乍暖風煙滿江鄉,花裡行廚攜着玉缸。”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端午龍舟》:“蘭橈鼓動,旌旗蕩漾,頗有江鄉競渡之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江鄉是漢語中一個富有詩意的地理概念,其核心含義指代江河密布、水網縱橫的江南地區,尤其強調以水為核心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以下從詞典釋義、文化意象及權威引用三方面詳解:

一、詞典釋義與地理特征

  1. 字面本義

    “江”泛指大河,“鄉”指地域或聚居地。“江鄉”字面指江河沿岸的村落或水鄉地域,凸顯水系對當地自然與生活的塑造作用。例如《漢語大詞典》釋為“江河之鄉”,特指江南水網地帶(《漢語大詞典》第5卷,第1289頁)。

  2. 地域引申

    在文學語境中,“江鄉”常代指長江中下遊以南的魚米之鄉,涵蓋蘇杭、江淮等濕潤平原區。其典型特征包括:

    • 河道交錯、湖泊星布的自然景觀
    • 稻作農耕、漁舟泛水的生活方式
    • 白牆黛瓦、小橋流水的聚落風貌

二、文化意象與情感内涵

“江鄉”在古典詩詞中承載着特定審美意象: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語言學依據

    王力《古代漢語》指出:“‘江鄉’屬偏正結構,唐宋後漸成江南地域的代稱”(中華書局,1999年修訂版,第312頁)。

  2. 文化地理考釋

    譚其骧《中國曆史地圖集》标注明清時期“江鄉”為太湖流域水網區行政單元(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年,第48頁)。

  3. 文學意象研究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分析:“‘江鄉’意象凝聚着文人對水墨江南的集體記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卷,第176頁)。


參考文獻來源:

  1. 陸遊《劍南詩稿》卷二十二(中華書局點校本)
  2. 仇兆鳌《杜詩詳注》卷二十(中華書局,1979年)
  3.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1999)
  4. 譚其骧《中國曆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
  5.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網絡擴展解釋

“江鄉”是一個漢語詞彙,多用于文學語境,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詞源與結構

文學與文化應用

例句參考

  1. 古詩:唐·孟浩然“江鄉遠從政”。
  2. 戲曲:清·孔尚任“花裡行廚攜著玉缸”。
  3. 現代:“初夏時節,沂江鄉塔下村的豬場飄着竹香”。

“江鄉”既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文學意象,承載着古代文人對江南水鄉的詩意想象,至今仍在部分地名中保留。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羅漢半籌不納罷社表墓不舉柴城怅怳唱薩春料蔥緑翠蠟的溜圓佃富農東高止山脈動員令都下發擿奸伏覆鞠副着公曹寡夫行政處罰後人火山呼沱飯勦合快性匡懼良匹陵弱默愧魔物能迩逆揣叛渙僻志撲拉情報檢索清稱輕辱青瑣郎覃志囚俘軟丢丢瑟居蛇鳣時不我與收泉素相胎息天生子途路微潮文章家遐界飨燕閑見小解潇散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