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寒冷的房屋。 唐 杜甫 《夜》詩:“絶岸風威動,寒房燭影微。” 唐 無可 《題青龍寺縱公房》詩:“夕磬城霜下,寒房竹月圓。”
(2).指凄清冷落的房屋。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薰風拂柳控寒房,腸斷 蕭娘 ,夢斷 蕭娘 。”
“寒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寒冷簡陋的房屋
指物理上溫度低或缺乏保暖的居所,例如“寒房燭影微”。
凄清冷落的環境
側重描述房屋氛圍的孤寂蕭瑟,如明代陳汝元《金蓮記·媒合》中“薰風拂柳控寒房”。
唐詩中的意象
明代戲曲的引申
陳汝元将其與“腸斷蕭娘”結合,暗示人物處境與心理的雙重寒寂。
部分資料(如查字典)将“寒房”列為成語,引申為貧困的家庭或階層,用于形容經濟困窘的生活環境。不過此用法在權威古籍中較少見,需結合語境判斷。
寒房,指的是寂寥孤寞的房間,常常用來形容環境冷清,人獨處或心情蕭條的狀态。此詞的詞義可以通過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探究,從而更好地理解它。
寒房的拆分部首是宀和車,宀是表示房屋的部首,車是表示向裡收攏的意義,表示裡面空虛,無人居住。從筆畫上來看,寒房共有12畫。
在漢字的來源上,我們可以從繁體字中對寒房的理解更上一個層次。繁體字“寒”中的“函”本義為套凡,即一種密封物品的容器,引申為把物品包裹起來。而“房”本義是住宅,引申為房屋。
古代漢字寫法中,“寒”字的古拆分是“宀”和“弓”,“宀”表示房屋,而“弓”表示彎曲,彎折。可以理解為房屋中彎曲的部分,表示冷風四透的狀态。而“房”字表示住宅,古拆分是“宀”和“方”,“方”表示方向、正直,表示一個人的歸屬、方向。
以下是對“寒房”的用法示例:
1. 那個貧瘠的農村,到處都是寒房空曠的影子。
2. 他獨自一人住在寒房,很少與人交流。
3. 初冬的北方,家裡的地闆冰涼透心,寒房中隻有他一人凜冽的呼吸聲。
寒房的組詞可以有“寒屋”、“寒窯”等,它們都表示冷冽凄涼的居住空間。
與寒房意義相近的詞彙有“蕭條”、“寂寞”、“冷清”等,它們都強調了人們所處環境的冷冽與孤寂。
反義詞可以是“溫暖”、“熱鬧”等,與寒房的冰冷、冷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