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石妖的意思、石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石妖的解释

指石言、石鸣等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洪范五行传》认为是轻百姓所致,是上天对统治者滥用民力的警告,或为战乱的预兆。 清 高兆 《观石录·己未腊夜跋》:“大开山,日役民一二百人……自戊申迄今一纪,伐凿之祸未息,近《五行》石妖云。”参阅《汉书·五行志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石妖"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复合文化内涵的词汇,其释义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词源考据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将"石"定义为"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妖"则指"反常怪异的事物或现象"(卷三,页1247)。二字组合最早见于唐代志怪文学,如段成式《酉阳杂俎》载:"山精石妖,惑人视听"(中华书局校注本,2018),指代自然界中具有灵性的石质精怪。

二、文学形象 在明清小说体系中,"石妖"特指修炼成精的灵石,如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七所述:"灵石千年,吸日月精华,化形为妖,能言人语"(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校勘本)。这类形象多承载着"物老成精"的民间信仰,反映古人对自然现象的人格化解读。

三、民俗信仰 民俗学者乌丙安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指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页178),部分地区的"石敢当"信仰与石妖传说存在文化关联,认为特殊形态的岩石具有驱邪镇妖的功能。这种双重属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物性—灵性"的辩证认知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石妖”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解释主要来源于古代文献及自然现象记载,具体分析如下:

1.基本定义

“石妖”指石头发出声音(石言)或产生鸣响(石鸣)等难以用常规自然规律解释的现象。这类现象在古代被视为异常征兆,常与政治、社会变动相关联。

2.文献来源与解释

3.文化内涵

古代将石妖现象与政治伦理结合,认为统治者若违背天道(如苛待百姓),便会通过此类异象示警,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

4.其他可能的解释

部分资料(如)提到“石妖”作为成语,比喻“表面强大、内在脆弱”的人或事物。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是现代引申义,需结合语境谨慎使用。

“石妖”的核心含义指向古代对自然异象的神秘化解读,具有历史与文化的双重研究价值。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洪范五行传》《汉书·五行志》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木帮岸仇对褚小杯大代追藩柴负餱覆书攻破共同交际语关东糖狠恶和上龢随红颜薄命慌错花坛回镳回乱坚靭记名符近比矜伤谨庸九节狸军戎巨狿渴脗鬎鬁猎物礼用睨笑偶方啓瞶振聋屈强润滋滋如山压卵入身杀获上能神力石斧松房送交酸馅气贪黩条例司停轺土壤水暀暀威姑无关痛痒相厕享大香象绝流香麞娴静显仕暇豫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