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螫蠍的意思、螫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螫蠍的解釋

用毒刺刺人的蠍子。比喻可怖的事或狠毒的人。 明 徐複祚 《投梭記·哭友》:“賊臣竄竊,毒如螫蠍。若不同謀,何從涕泣。” 明 徐複祚 《紅梨記·托寄》:“他意似虺蛇,毒似螫蠍,上方劍請為君蚤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螫蠍(shì xiē)是漢語中一個複合詞,指代具有毒刺的蠍類動物,常見于古代文獻與生物描述中。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

一、字義解析

  1. 螫(shì)

    本義指毒蟲用尾刺叮咬或注入毒液。《說文解字》釋為“蟲行毒也”,強調其攻擊性行為,如“蜂螫”“蠍螫”均用此義。

  2. 蠍(xiē)

    泛指節肢動物門蛛形綱的蠍目生物,特征為尾部具彎曲毒刺。《本草綱目》載:“蠍形如水龜,八足二螯,尾有鈎狀毒刺”,點明其形态與毒性。

二、複合詞釋義

“螫蠍”為偏正結構,以“螫”修飾“蠍”,特指能通過尾刺釋放毒液的蠍子。其核心含義包括:

三、文獻例證

  1. 古代典籍

    《酉陽雜俎·卷十七》描述:“螫蠍,尾端四鈎,螫人立斃”,印證其緻命性(來源: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

  2. 醫學記載

    《本草拾遺》稱其毒可入藥:“螫蠍尾毒,炙研療風痹”,反映傳統藥用價值(來源: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螫蠍”多用于生物學分類及文學修辭: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文獻來源标注書名及作者,可于權威數據庫如《中國基本古籍庫》或《中華經典古籍庫》核查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螫蠍”是一個漢語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心機深沉、陰險狡詐之人,或比喻狠毒可怖的事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螫蠍”字面指用毒刺攻擊的蠍子,引申為形容表面看似無害,實則暗藏惡意的人或行為。其核心特質是“陰險毒辣”,常與“虺蛇”(毒蛇)并提,強調危險性和隱蔽性。

2.來源與典故

該詞源自蠍子的生物特性——常潛伏暗處發動緻命攻擊,後借指人性中的陰險特質。明代戲曲家徐複祚在《投梭記·哭友》中寫道:“賊臣竄竊,毒如螫蠍”,以批判奸臣的狠毒。

3.使用場景

4.近義與關聯詞

5.例句參考

明代《紅梨記·托寄》中亦有:“他意似虺蛇,毒似螫蠍”,進一步強化了其與毒蛇并列的負面形象。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用例,可參考《投梭記》《紅梨記》等明代戲曲文本。

别人正在浏覽...

鼇署霸陵闆蹋蹋暴疾倍道兼進悲凄步欄曹溪谄上欺下馳晖翅人春申錯迕大風大浪頓消耳際蕃鮮風茄耕耨構造山冠帽酤坊浩亹洪陶架兒僭慝見新佳俠解送積積濟濟師師警察與贊美詩酒囊楞睜涼冰冰連毗療視霖霖鯉素禮職邏司祿養枚藻渺邈披搭黔江敲骨取髓悄默聲上午試効首末送卷頭騰輝舔食鐵鍁通風設備土糞危旌像模象樣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