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螫蝎的意思、螫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螫蝎的解释

用毒刺刺人的蝎子。比喻可怖的事或狠毒的人。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哭友》:“贼臣窜窃,毒如螫蝎。若不同谋,何从涕泣。” 明 徐复祚 《红梨记·托寄》:“他意似虺蛇,毒似螫蝎,上方剑请为君蚤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螫蝎(shì xiē)是汉语中一个复合词,指代具有毒刺的蝎类动物,常见于古代文献与生物描述中。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

一、字义解析

  1. 螫(shì)

    本义指毒虫用尾刺叮咬或注入毒液。《说文解字》释为“虫行毒也”,强调其攻击性行为,如“蜂螫”“蝎螫”均用此义。

  2. 蝎(xiē)

    泛指节肢动物门蛛形纲的蝎目生物,特征为尾部具弯曲毒刺。《本草纲目》载:“蝎形如水龟,八足二螯,尾有钩状毒刺”,点明其形态与毒性。

二、复合词释义

“螫蝎”为偏正结构,以“螫”修饰“蝎”,特指能通过尾刺释放毒液的蝎子。其核心含义包括:

三、文献例证

  1. 古代典籍

    《酉阳杂俎·卷十七》描述:“螫蝎,尾端四钩,螫人立毙”,印证其致命性(来源: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

  2. 医学记载

    《本草拾遗》称其毒可入药:“螫蝎尾毒,炙研疗风痹”,反映传统药用价值(来源: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

四、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螫蝎”多用于生物学分类及文学修辞: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文献来源标注书名及作者,可于权威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或《中华经典古籍库》核查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螫蝎”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心机深沉、阴险狡诈之人,或比喻狠毒可怖的事物。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螫蝎”字面指用毒刺攻击的蝎子,引申为形容表面看似无害,实则暗藏恶意的人或行为。其核心特质是“阴险毒辣”,常与“虺蛇”(毒蛇)并提,强调危险性和隐蔽性。

2.来源与典故

该词源自蝎子的生物特性——常潜伏暗处发动致命攻击,后借指人性中的阴险特质。明代戏曲家徐复祚在《投梭记·哭友》中写道:“贼臣窜窃,毒如螫蝎”,以批判奸臣的狠毒。

3.使用场景

4.近义与关联词

5.例句参考

明代《红梨记·托寄》中亦有:“他意似虺蛇,毒似螫蝎”,进一步强化了其与毒蛇并列的负面形象。

如需更完整的文献用例,可参考《投梭记》《红梨记》等明代戏曲文本。

别人正在浏览...

哀心薄祚寒门奔精嗶吱采战长生牌位呈纳吹须突眼出帖寸丝半粟道肥大夜德惠颠蹶地室督促法难房栊燔燧风电風府佛化拂云帚格兰姆割舍了观音衲顾影自怜耗射河洛怀附寰极讙咲胡儿回絶建櫜郊坛羯磨几诃京师踡伏零零骆驼祥子驴头不对马嘴命命鸟抨辟霹雷平蔚丕则洽博穷凶极逆栖隐冗赘嗣袭宿醉擡阁同源字侻陋危隥谢安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