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cort] 押送財物或犯人
(1).選送。《魏書·釋老志》:“年常度僧,依限大州應百人者,州郡於前十日解送三百人,其中州二百人,小州一百人。” 唐 範摅 《雲溪友議·去山泰》:“時京兆 張大夫 毅夫 ,以 馮參軍 解送舉人有私,奏譴 澧州 司戶。”《續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二年》:“戊寅,詔:‘制科權罷注疏出題;守臣、監司亦許解送。’”
(2).謂押送財物或犯人。 清 袁枚 《诰授資政大夫兵部右侍郎抑堂史公墓志銘》:“ 臯蘭 令奉将軍嚴檄,限五日内解送穀袋三千。” 郭沫若 《孔雀膽的故事》:“ 段世 、 段明 都被生擒,被解送到 南京 。”
“解送”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è sòng,主要含義是押送財物或犯人,常用于法律或官方語境。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或《初刻拍案驚奇》等古籍用例。
《解送》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個意思。它可以用作動詞,表示送别、送行;也可以用作名詞,表示陪葬儀式。
《解送》的拆分部首是“解”和“送”,其中“解”的部首是“角”,筆畫數為7;“送”的部首是“辶”,筆畫數為9。
《解送》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在古代的陪葬儀式中,親屬和朋友會陪同殡葬的禮儀進行送别,這就是“解送”一詞的起源。
《解送》的繁體字為「解送」。
在古時候,「解送」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時代和地區,漢字的書寫形式也會有所差異。
1. 我們為了表示最後的尊敬,特地去醫院解送了他。
2. 在古代,解送是一個非常莊重的儀式,表示對亡者的追思和緬懷。
解釋、送别、解放、解散、解碼等
送别、陪葬、送終
迎接、歡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