鼇署的意思、鼇署的詳細解釋
鼇署的解釋
指翰林學士院。 宋 宋祁 《寒食假中作》詩:“鼇署侍臣貪出沐,珉糜珠餡愧頒宣。” 宋 陸遊 《真珠簾》詞:“鏡裡新霜空自憫,問幾時,鸞臺鼇署。”
詞語分解
- 鼇的解釋 鼇 á 同“鳌”。 筆畫數:; 部首:黽; 筆順編號:
- 署的解釋 署 ǔ 辦理公務的機關:專署。公署。官署。 布置:部署。 簽名,題字:籤署。署名。署字。 暫代:署理。兼署。 筆畫數:; 部首: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鼇署”(鳌署)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1.傳統文獻中的含義(主流解釋)
- 指代翰林學士院,常見于宋代文學作品中。例如:
- 宋祁《寒食假中作》詩:“鼇署侍臣貪出沐,珉糜珠餡愧頒宣。”
- 陸遊《真珠簾》詞:“鏡裡新霜空自憫,問幾時,鸞臺鼇署。”
- 背景:古代翰林學士院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地位崇高,“鼇”象征權力或高位,因此“鼇署”可能暗含對翰林院的尊稱或文學化表達。
2.現代引申義(非主流解釋)
- 個别非權威來源将其解釋為“權力獨攬、專斷的官署”,認為“鼇”象征權勢,“署”指官署。但這一用法缺乏古籍文獻佐證,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引申或誤用。
建議使用方式:
- 學術研究或古文閱讀:優先采用“翰林學士院”的釋義,并參考宋代詩詞用例。
- 現代語境:若需表達“專斷的官署”,建議結合上下文或明确說明,避免歧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宋代典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鼇署》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鼇署》的意思:
《鼇署》是指古代傳說中的神獸“鼇”所居住的地方或宮殿。在古代文獻中,鼇署被描述為遙遠神奇的宮殿,象征着權力、尊貴和神聖。
拆分部首和筆畫:
《鼇署》的拆分部首是:“鼇”和“署”。
“鼇”的筆畫數為13,部首為“魚”,讀音為“áo”,常用來指代古代傳說中的神獸。
“署”的筆畫數為9,部首為“網”,讀音為“shǔ”,常用來指代官員的辦公場所。
來源和繁體:
《鼇署》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山海經》中提到了鼇署的存在。
在繁體字中,鼇署的寫法是“鰲署”。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文獻記載,鼇署的古時候漢字寫法是“鼇署”。
例句:
1. 他的辦公室就像是鼇署一樣神秘而莊重。
2. 這座宮殿被稱為鼇署,隻有尊貴的人可以進入。
組詞:
鼇署沒有常用的組詞,因為它本身已經是一個特定的詞語。
近義詞:
近義詞:宮殿、廟宇、殿堂。
反義詞:
反義詞:平民住處、簡陋室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