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蠶漁的意思、蠶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蠶漁的解釋

(1).蠶業與漁業。 南朝 宋 鮑照 《觀圃人藝植》詩:“善賈笑蠶漁,巧宧賤農牧。”

(2).蠶食漁奪。形容侵吞掠奪。《晉書·儒林傳·徐邈》:“非徒不足緻益,乃是蠶漁之所資,又不可縱小吏為耳目也。” 唐 張說 《唐故涼州長史元君石柱銘序》:“間綱鳩人,峻策覊吏,閑田盡闢,鰥寡委犬彘之餘;絶澗無遊,豪猾屏蠶漁之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蠶漁是一個具有曆史語義厚度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與古代典籍中溯源。《說文解字》釋"蠶"為"任絲蟲也",指代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漁"在《禮記·月令》中記載"季夏之月,命漁師伐蛟",本義為捕魚行為。二者結合形成的"蠶漁"一詞,最早見于《漢書·地理志》"民以耕桑蠶漁為業",特指古代農耕社會中蠶桑養殖與漁業捕撈兩大生産活動。

在《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蠶漁"被注為并列式合成詞,引申指代與民生密切相關的生産勞動體系。南宋《朱子語類》"蠶漁之事,衣食之源"進一步将詞義提升至社會經濟基礎層面。現代漢語研究中,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學領域,如中華書局《中國古代經濟史辭典》将其定義為"中國古代長江流域典型農副業組合形态"。

從構詞法分析,"蠶漁"屬于同義複詞中的類義組合,與"漁獵""耕戰"等詞共享構詞邏輯。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雖未單獨收錄該詞條,但在"蠶桑""漁利"等關聯詞項中保留了其語義要素。北京大學CCL語料庫顯示,該詞在現代文本中主要見于地方志編纂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蠶漁”一詞有兩種不同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作為成語()

基本含義:指用蠶絲做漁線、蠶豆做餌料,比喻使用不恰當的方法或工具,導緻徒勞無功。
詳細解釋:

二、作為詞語組合()

  1. 蠶業與漁業

    • 古代指農桑經濟中的兩種産業,見于南朝鮑照詩句:“善賈笑蠶漁,巧宧賤農牧”,反映商人對農耕的輕視。
  2. 蠶食漁奪

    • 形容漸進式侵占或掠奪行為,含貶義。例如《晉書》提到官吏腐敗:“非徒不足緻益,乃是蠶漁之所資”,批評剝削民衆。

使用注意:

别人正在浏覽...

藹彩安驅按問白石飛仙拜帥徧徧筆枕不能推出倉庫臣仆趁座赤樸詞言倒月電迅鼎象斷度反複無常風硯富國裕民高薪更弦改轍缑氏鶴股份合作制和門皇媪瘓癱搳脫婚對鲛戶絞盡腦汁急流勇進驚飛井渫靜齋九還丹績學之士駿邁累息陸澤内證漂絖披山潛身山琛燒錢紙燒薙折身詩景松骨酸迂天仙配同樂同列推溝誣善向慕香纨小不點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