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息的意思、累息的詳細解釋
累息的解釋
(1).長歎。《楚辭·劉向<九歎·禽世>》:“立 江 界而長吟兮,愁哀哀而累息。” 王逸 注:“言己還入 大江 之界,遠望長吟,心中悲歎而太息,哀不遇也。”《後漢書·魯恭傳》:“孤寡哀思之心未弭,仁者念之,以為累息。”《三國志·魏志·衛觊傳》:“昔 漢文 之時,諸侯強大, 賈誼 累息以為至危。”
(2).屏氣。因恐懼而不敢喘息。 漢 蔡邕 《表賀錄換誤上章謝罪》:“臣 邕 怔營慙怖,屏氣累息,不知所自投處。”《周書·宣帝紀》:“内外恐懼,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於終。”《新唐書·酷吏傳·來俊臣》:“拜左台禦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語。”
詞語分解
- 累的解釋 累 é 〔累累〕.連續成串,如“果實累累”;.頹喪的樣子,如“累累若喪家之犬”。 〔累贅〕.多餘,不簡潔,如“文字累累”;.使人感到多餘或麻煩的事物,如“負重登高,不勝累累”(“ 贅”均讀輕聲)。 乏
- 息的解釋 息 ī 呼吸時進出的氣:鼻息。喘息。歎息。窒息。瞬息萬變。 停止,歇: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甯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 繁殖,滋生:休養生息。滋息。 音信:消息。信息。 兒女:子息。 利錢:息
網絡擴展解釋
“累息”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長歎
指因憂愁、悲憤等情緒而發出深長的歎息。例如《楚辭·九歎·禽世》中“愁哀哀而累息”,王逸注解為“太息”,即表達哀歎之意。這一用法在《後漢書》《三國志》等文獻中也有體現,常與情感壓抑的場景相關。
2.屏氣(因恐懼而不敢喘息)
形容因極度恐懼或緊張而屏住呼吸,不敢出聲。例如漢代蔡邕《表賀錄換誤上章謝罪》中的“屏氣累息”,以及《周書·宣帝紀》中的“重足累息”,均描繪了戰戰兢兢、不敢松懈的狀态。
補充說明
現代部分詞典(如)可能将“累息”解釋為“因疲勞而喘息”,但此用法在古代文獻中缺乏直接依據,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讀。建議以古籍中的兩種含義為準。
引用文獻示例:
- 長歎:《楚辭》“愁哀哀而累息”。
- 屏氣:蔡邕“屏氣累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累息》這個詞,常用于形容疲勞的狀态,意思是因為過度勞累或長時間的工作而感到非常疲倦,無法得到休息和寬慰。該詞由兩個部分組成,拆分部首為“纟”和“心”,其中“纟”表示疲勞的狀态,“心”表示人的内心感受。該詞的拆分筆畫為纟(5畫)心(4畫),共計9畫。
該詞的來源較為豐富,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在《禮記·王制》中有一句“畢車之終,乃束帛鳳也。”其中“畢車之終”一詞的意思就是指累息,即意味着車輛行駛至盡頭需要休息。這也是《累息》一詞的最早出現。
《累息》這個詞在繁體中文中的書寫方式為「纍息」。繁體字的使用較為廣泛,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區、台灣以及一些海外華人社區。
古時候漢字寫法較為形象,首先,「纟」在古時候寫作「糸」,它表示了捆綁在一起的絲線,象征着疲勞和衰老;其次,「心」在古字寫作「忄」,形狀類似于人的胸腔,表示了内心感受和情緒。因此,古時候的寫法更加貼近人們疲勞的真實感受。
以下是關于《累息》的一些例句:
1. 我幾乎累得無法呼吸,真想找個地方累息一下。
2. 他連續工作了十二個小時,累息的機會都沒有。
此外,一些與《累息》相關的組詞包括:疲勞、疲乏、勞累、筋疲力盡等。這些詞語都表示身體或心理上的疲倦狀态。
而與《累息》意思相反的詞語是,休息、放松、舒緩等,這些詞語表示恢複精力和放松身心的狀态。
通過以上闡述,我們對于《累息》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