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累息的意思、累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累息的解釋

(1).長歎。《楚辭·劉向<九歎·禽世>》:“立 江 界而長吟兮,愁哀哀而累息。” 王逸 注:“言己還入 大江 之界,遠望長吟,心中悲歎而太息,哀不遇也。”《後漢書·魯恭傳》:“孤寡哀思之心未弭,仁者念之,以為累息。”《三國志·魏志·衛觊傳》:“昔 漢文 之時,諸侯強大, 賈誼 累息以為至危。”

(2).屏氣。因恐懼而不敢喘息。 漢 蔡邕 《表賀錄換誤上章謝罪》:“臣 邕 怔營慙怖,屏氣累息,不知所自投處。”《周書·宣帝紀》:“内外恐懼,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於終。”《新唐書·酷吏傳·來俊臣》:“拜左台禦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累息”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本釋義

“累息”為古漢語複合詞,由“累”(堆積、連累)與“息”(呼吸、停止)組合而成,核心含義為:

  1. 因恐懼而屏住呼吸

    形容極度驚恐以緻不敢喘息。如《後漢書·黨锢傳》載:“(宦官)虐遍天下,民不堪命……上下累息。”指百姓因暴政壓迫而恐懼窒息。

  2. 暫停、中止

    引申指因外界壓力或敬畏而暫時停止行動。如《宋書·武帝紀》記:“豪強肅然,遠近累息”,描述權貴因威懾而收斂行徑。

二、語義演變與用例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後漢書》用例

    範晔《後漢書·皇甫規傳》:“郡将知(規)有備,不敢發兵,奸吏累息,民還者千餘戶。”(中華書局點校本《後漢書》

    此處描述貪官因震懾而收斂行徑,印證“中止”義。

  2. 《宋書》引申義

    沈約《宋書·謝晦傳》:“(晦)聞徐羨之死,累息不得眠。”

    以生理性屏息映射心理恐慌,強化詞義的情感張力。

四、同義詞辨析


參考來源直接鍊接:

  1.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https://www.hydcd.com/
  2. 《辭源》第三版網絡檢索:https://ciyuan.cp.com.cn/
  3. 中華書局古籍數據庫:https://www.zhbc.com.cn/

網絡擴展解釋

“累息”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長歎

指因憂愁、悲憤等情緒而發出深長的歎息。例如《楚辭·九歎·禽世》中“愁哀哀而累息”,王逸注解為“太息”,即表達哀歎之意。這一用法在《後漢書》《三國志》等文獻中也有體現,常與情感壓抑的場景相關。


2.屏氣(因恐懼而不敢喘息)

形容因極度恐懼或緊張而屏住呼吸,不敢出聲。例如漢代蔡邕《表賀錄換誤上章謝罪》中的“屏氣累息”,以及《周書·宣帝紀》中的“重足累息”,均描繪了戰戰兢兢、不敢松懈的狀态。


補充說明

現代部分詞典(如)可能将“累息”解釋為“因疲勞而喘息”,但此用法在古代文獻中缺乏直接依據,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讀。建議以古籍中的兩種含義為準。


引用文獻示例:

别人正在浏覽...

邊弊補帄不華趁風轉帆寸善片長單機大清早大事鋪張瞪目釣角黩慢販夫走卒犯手腳奉煩橫漢和頌毀沮胡說八道将令解凍水近世金鹦鹉酒簏潰決虧蝕濫污類出磊隗靈帳龍穴淪波媽的緬絕年終甯固瓯杓炮局秦書八體七品琴堂铨敍神藏申領詩雄甩手書刺疏疏朗朗蒜頭藤椅銅钹同一性豚肩脫袍退位土壤細流挽歌郎慰問問閱詳說向壯顯結渫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