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pty house resembles a standing chime stone] 屋裡像挂着的石磬一樣,下面無所有。形容家貧如洗,一無所有
齊侯曰:“室如懸磬,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國語·魯語上》
見“ 室如縣罄 ”。
“室如懸磬”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相關信息:
1. 基本釋義
形容家中空無一物,極度貧困,如同懸挂的磬(古代石制樂器,中空無物)一般。
2. 出處與典故
3. 用法與示例
4. 延伸解析
成語通過“磬”的中空特性,生動刻畫了赤貧狀态,常用于文學或曆史叙述中,強調物質匮乏的極端性。
該成語以器物比喻貧困,兼具形象性與文化内涵,適用于描述經濟或資源極度匮乏的場景。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國語》《左傳》等典籍。
《室如懸磬》是一個成語,意為房間内安靜得像一個懸挂着磬的場所。形容室内靜谧無聲,安靜得能聽到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這個成語源自于古代的記載。
《室如懸磬》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别是“室”、“如”、“懸”和“磬”。其中:
《室如懸磬》的繁體字寫作「室如懸磬」。
在古時候,「室如懸磬」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形态保持一緻。
1. 在這個小别墅裡,整個房間都室如懸磬,一點聲音也沒有。
2. 她坐在室如懸磬的圖書館裡,專注地看着書。
3. 教室内安靜得室如懸磬,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清晰可聞。
懸磬之音、懸磬之間、像懸磬一樣安靜
靜谧無聲、寂靜無聲、靜悄悄
嘈雜喧鬧、吵鬧不堪、噪音四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