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倒懸之危的意思、倒懸之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倒懸之危的解釋

倒懸:象人被倒挂着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倒懸之危"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比喻處境極其危急、困苦,如同人被倒挂起來般難以忍受。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成語釋義

倒懸之危

字面意思:像人被倒吊懸挂般的危險。

引申義:形容處境極端危急、困苦,亟待解救的狀态。

出處:典出《孟子·公孫丑上》:"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時者也。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二、詞義解析

  1. "倒懸"的本義

    指頭朝下、腳朝上地被懸挂,是古代一種殘酷刑罰(如"枭首"後的示衆),象征極度的痛苦與無助。

    《漢語大詞典》釋:"倒挂,比喻處境極困苦。"

  2. "危"的涵義

    強調危險迫在眉睫,需立即應對,如《說文解字》注:"危,在高而懼也。"

  3. 整體比喻

    将政治動蕩、民生疾苦或個人困境比作"倒懸",凸顯其不可拖延的緊迫性。例如:

    "公司資金鍊斷裂,大有倒懸之危,須盡快融資解困。"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倒懸:頭向下腳向上地被懸挂,比喻處境極困苦危急。"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倒懸:頭向下腳向上地懸挂,比喻處境異常困苦、危急。"

  3. 《辭海》(第七版)

    "倒懸之危:比喻極其艱難的困境。"


四、經典用例

  1. 曆史文獻

    《後漢書·臧洪傳》:"但懼秋風揚塵,珪(公孫瓒)有倒懸之危。" 形容軍閥割據下百姓危如累卵。

  2. 現代應用

    常用于描述經濟危機、自然災害或政治動蕩中的緊迫局面,如:

    "暴雨引發山洪,村莊陷入倒懸之危,救援隊連夜馳援。"


五、語義關聯成語


參考資料

  1. 《孟子·公孫丑上》(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
  3.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
  4.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2005)
  5. 《漢語成語大詞典》(中華書局,2002)

網絡擴展解釋

“倒懸之危”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比喻處境極端困難,如同人被倒挂般危急。該成語通過“倒懸”(頭朝下懸挂)的意象,強調形勢的緊迫與艱難。

2.出處與典故

最早出自《孟子·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孟子以“解倒懸”比喻施行仁政能解救百姓于危難。元代王實甫《西廂記》中也有用例:“欲求将軍以解倒懸之危”。

3.用法與結構

4.例句解析

如《三國演義》第八回中,王允用“百姓有倒懸之危”形容董卓專權下的社會危機,凸顯成語的文學表現力。

5.延伸說明

該成語多用于書面語境,常見于曆史、文學作品中,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仍是中文表達極端困境的經典詞彙。


提示: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孟子》《西廂記》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宮百兩八龍爆裂便桶鄙誕鬓髭伯季塵謗伧歌愁黯鹑首初選此以撺瞞搭班兒單獨概念搭載雕鹗斷果短榻多少豐幹饒舌覆蓋敢則購置狗彘不如故端詭谲怪誕貴惜孤平汗馬之功宏邃後善厚養會務活法角手九成宮醴泉銘靠旗考最牢度料敵如神蜜筒普請赇饷曲師肉袋鋭達三婆詩伯衰妻夙禀談吻天緣奇遇條祈威風文從武臣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