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飾始的意思、飾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飾始的解釋

謂人活着時得到事奉。《荀子·禮論》:“事生,飾始也;送死,飾終也。終始具而孝子之事畢,聖人之道備矣。”參見“ 飾終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飾始"是一個相對罕見的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典籍用例中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飾(飾)

    《說文解字》釋為"刷也",本義指清掃修飾,引申為"裝點、美化"。《廣雅·釋诂》進一步明确為"著也",強調外顯的修飾行為(來源:《漢語大字典》第二版)。

  2. 《爾雅·釋诂》訓為"初也",指事物開端。《說文》注"女之初也",引申為時間或行為的起始點(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二、合成詞釋義

"飾始"為動賓結構,直譯為"修飾開端",具體指:

在事物初始階段施加人為修飾或儀式化處理,常見于禮制語境。例如《禮記·檀弓下》載"飾棺牆,置翣"的喪儀,即是對生命終結儀式的裝飾,而"飾始"則對應誕生、任職等起始環節的禮法性美化(來源:《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三、文化背景

該詞折射周代禮樂文明對"始終"的象征性強化。據《禮記·樂記》:"禮者,天地之序也",古人通過"飾始"(如冠禮、就職典儀)與"飾終"(喪葬制度)構建社會秩序,體現"慎始敬終"的哲學觀(來源: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中華書局)。

權威參考

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10卷"飾"字條及《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本相關詞條,結合經學典籍互證。因該詞現代罕用,主要存于先秦兩漢文獻語料庫。

四、消亡原因

漢代後"飾始"逐漸被"冠禮""冊命"等具體儀式名稱取代。鄭玄注《周禮》時已用"始冠缁布冠"等表述,反映詞彙的曆時演變(來源:王力《漢語史稿》,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飾始”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古典文獻和現代用法綜合理解:

  1. 古典禮儀概念(源自《荀子·禮論》)
    指對生者生前的事奉與尊重,強調禮儀的完整性。

    • 出處:《荀子·禮論》記載:“事生,飾始也;送死,飾終也。終始具而孝子之事畢。”
    • 含義:“飾始”與“飾終”對應,分别表示對在世者的關懷(如日常侍奉)和離世者的哀榮(如葬禮儀式)。
    • 示例:古代孝道中,子女需兼顧父母生前的照料(飾始)與身後的安葬(飾終)。
  2. 現代引申義(較少見,需謹慎使用)
    部分現代解釋将其視為成語,形容“事物初始階段注重表面修飾,内在空虛”。

    • 結構:“飾”指裝飾,“始”指開始,組合後比喻華而不實。
    • 使用場景:可用于批評某些形式主義行為,如“項目飾始而缺乏實際規劃”。
    • 注意: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讀,建議優先采用古典釋義。

建議:在學術或正式場景中,宜以《荀子》原義為準;若引用現代引申義,需注明語境差異。更多古典例證可參考《荀子》相關注解(來源:、4、5)。

别人正在浏覽...

鞍馬勞倦拜罷冰語參契測地線楚瑟大館颠癎挏乳都阃躲難防馭奮發踔厲鳳頭履風狀扶喪赴險如夷鬼魔三道國章硡峒畫荻教子黃眉翁剪燈新話皦繹結網九節蒲具告瞌睡款約酷殁梁闇廉均連甍聯席廉制列都馬撾南北合套骈立遷改氣喘契母侵害拳頭上立得人,肐膊上走得馬日安熔爐柔巽三唱撒殢滞傻勁食報水蔥水郭私訴吐哺捉發蛙泳下劣狎至系道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