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療效顯著的膏藥。《後漢書·方術傳下·華佗》:“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創愈,一月之間皆平復。” 宋 王安石 《贈陳君景初》詩:“吾嘗奇 華佗 ,腸胃真割剖。神膏既傅之,傾刻活殘朽。” 元 袁桷 《壽李承旨四十韻》:“仙鼎神膏秘,宮壺掌露真。”
“神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一種療效顯著的膏藥,尤其與東漢名醫華佗的外科治療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神膏”指代具有神奇療效的膏狀藥物,常用于古代外科手術後的傷口愈合。其名稱中的“神”強調效果顯著、超出尋常,“膏”則指藥物形态為膏狀。
“神膏”在古代醫學中可能含有止血、消炎、促進組織再生的成分,但因配方失傳,具體成分尚無定論。其療效被描述為“四五日創愈”“活殘朽”,側面反映古代中醫藥在外科領域的先進性。
“神膏”是古代文獻中具有傳奇色彩的藥物代稱,體現了傳統中醫的外科成就。現代研究中,該詞多作為曆史典故或文學意象出現,實際藥方尚未被複原。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方術傳》或王安石《贈陳君景初》等原文。
神膏一詞由兩個字組成,神和膏。神膏指的是一種被認為有神奇功效的藥膏或液體。
神膏的部首是示字部和脂字旁,示字部為左邊的部分,脂字旁在右邊。
神膏的總筆畫數為15畫。
神膏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醫學文獻中,意指具有神奇療效的藥膏或液體。在古代,神膏被廣泛用于治療各種疾病。
神膏的繁體字為「神膏」,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神膏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根據曆史記錄,古代人也稱之為「神藥」或「神油」,但這些寫法内涵相近,指的是相同的概念。
1. 他使用神膏治療了一位多年無法行走的病人。
2. 這個藥店出售各種神膏,據說都有神奇功效。
神膏沒有特定的組詞,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詞語。
近義詞是指與神膏意思相近或相似的其他詞語。與神膏相關的近義詞可能包括:神奇藥膏、靈丹妙藥。
反義詞是指與神膏意思相反的詞語。與神膏相關的反義詞可能是:普通藥膏、無效液體。
【别人正在浏覽】